坏人太多,做新闻学会“留一手”
创始人
2025-09-10 11:45:50
0

去年,新京报曝光了油罐车运输乱象调查:有些油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触目惊心,可是,官方最后的调查结果是新京报的报道属实,但调查没有发现其他类似的现象。

很遗憾,新京报没有继续拿出新的证据来证明还有类似情况。如果全国真的只有一两辆油罐车如此,那这个新闻也就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大的现实意义了。可是,这个报道后来据说获了不少奖,足见真实情况可能很复杂。

到底是记者只暗访发现了报道中曝光的情况呢,还是其实还掌握了类似情况迫于压力没有进一步公布呢?没有问过当事记者,但对此类暗访的具体操作,个人有一个亲历的案例可以分享,供大家参考。

2023年5月17日,陪一个朋友去一家医院挂脊柱外科的专家号。可是,接诊的医生并不是该专家王医生,而是另外一个年轻医生,戴着口罩,别人称呼他为王教授,他也不否认。如果不是有心,一般人不会发现坐在自己面前的医生并不是自己想见的那个王教授。

当场发现这个问题后,取了证,拍照摄像并现场询问坐诊的医生:你是谁?他被迫承认,自己是专家的学生。

然后,我在现场核实搞清楚了冒充专家坐诊的医生的具体身份和姓名以及与专家的具体关系。

那么,专家去哪里了呢?随后医院的多个部门回复我,有的说专家去急诊了,有的说专家太累提前下班回家了。说法各异,总之是不统一。

这个时候,证据确凿,题为《湖南一医院忽悠病人:卖专家号,让年轻医生代诊》的文章已经成形。但是,我并没有着急,决定等一等再看。

两个考虑:第一,专家可能真的有急事,比如急诊有危急病人需要他去救治,临时请人代为坐诊。或者专家年纪太大,确实累了需要回家休息,如果是这样,那轻易曝光可能会误伤一个好医生。第二,如果不掌握更多证据,医院完全可以谎称这只是一个偶发案例。

所以,我没有在当时就急着曝光此事,而是等了一个月之后,再次专门去该医院暗访。

2023年6月14,专门再次去该医院点名挂了该专家的号用于暗访。结果,该专家居然再次不在岗,仍然是第一次代他坐诊的年轻医生在以专家的名义接诊。

再次拍照、摄像取证,这一次,我还采访了几个其他病人,他们均没有发现接诊的并不是自己想找的专家。

2023年6月15日,作文曝光了此事,但是当日的文章里完全没有提6月份的暗访,故意只写了5月份的遭遇。

15日上午,广西一家媒体的记者看到文章后采访我时问到:褚老师,你写的事情发生在5月17日,为什么现在才写出来?

这是一个好问题,记者虽然年轻,但很敏感。是啊,发生于5月17日的事情,为什么6月15日才公布呢?

发稿前,我还研判了第一篇文章发布后两种可能:第一,直接承认管理不善,长期存在此类问题,将彻底整改。如果是这样,那我发布第一篇文章后就可以停下来了,经济下行,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坦然承认错误能改就行。第二个可能是,医院可能会承认5月17日确实是有其他医生代专家坐诊,但大概觉得我只有一个暗访经历,不掌握其他证据,因此极可能只承认这件事是偶发案例,并非常态。如果这样,我可以进一步曝光此事,造成更大的舆论影响,触动监管部门大范围清查此类问题,达到以点带面的监督效果。

有了这些研判,自然要打个埋伏,明明暗访了两次,都是其他医生冒充专家坐诊,但故意只说第一次的经历,绝口不提自己暗访了两次,看医院如何应对。

第一篇文章发布后,该医院先是投诉我侵权,说我没有证据证明文中写的"卖专家号但让年轻医生代诊”这个事实。然后,该医院又联系到我,发来了包含道歉内容的书面说明。

书面说明中说:医生当日紧急参加重大疑难手术,未及时告知导诊停号。导诊不知情的情况下门诊办未及时停诊,致使患者未能由王教授接诊,做法确实不妥,反映出门诊管理的不足。

一方面投诉我的文章侵权,否认存在曝光的问题,另一方面又向我道歉,承认医生不在门诊坐诊,这就是现实斗争的复杂性与残酷性。

6月16日,我再次发文公布了6月14日暗访的结果,用确凿的证据证明该院用普通医生冒充专家坐诊并非一次,可能是常态,医院的说明是谎言,并再次提出质疑:如果专家总是在急诊救人,那你们就不应该在门诊让他卖专家号,毕竟专家号比普通的号贵出很多。

我在6月16日的文章里还明确写到:再一次挂了王教授的号,再一次不是王教授坐诊而是其他人代诊,这显然不是偶发的事情,极可能是常态,这才下决心在6月15日披露此事。第二次去暗访的这些内容,其实我昨天就写好了,但一个多年做新闻的经验告诉我,医院极可能会谎称我曝光的5月17日的情况只是一个偶发的特例,不是常态,我的策略是:等他们说了这些谎话,我再把6月14日暗访的情况发出来打他们的脸,所以留了一手。这就是为什么5月17日的事情6月15日才披露的原因。这不是耍滑头,是多年从事新闻工作慢慢摸索出的斗争技巧。

医院终于无话可说了,不久,该专家从该医院消失了。不过,湖南的卫健部门最后是如何处罚医院的,两年过去了也没有公布调查和处罚结果。

做新闻当然要快,但也要多个心眼,多掌握几个典型案例,然后把握好信息发布的节奏,有料别一次性放完,放一点,让他们误以为我只知道这么多,继续表演、撒谎甚至妄想倒打一耙,然后再拿出新的证据来打他们的脸,让读者明白,他们又在说谎了。

采访中,多问几个人,多掌握几个案例,掌握的证据别一次性全部用完,给自己留后路,也给对手留下主动全盘认错和狡辩撒谎的空间。这些,都是传播技巧,也都是斗争经验。

相关内容

浦江三大“金名片”闪耀苏州...
  2025年9月5日至7日,2025全国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编制发...
2025-09-10 14:30:37
我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环...
2025-09-10 14:30:36
CNN炸了:美国亲密盟友都...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当地时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的卡塔...
2025-09-10 14:07:38
以色列为何突袭卡塔尔?
新华社多哈9月10日电 热点问答|以色列为何突袭卡塔尔新华社记者以...
2025-09-10 13:28:51
袭击针对的哈马斯领导层官员...
当地时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卡塔拉地区突发爆炸,以色列国防...
2025-09-10 12:41:40
创纪录!下修近百万,美国就...
【文/观察者网 齐倩】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大幅修...
2025-09-10 12:21:55
国台办回应CGTN有关台湾...
9月10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CGTN近期面向全...
2025-09-10 12:10:03
坏人太多,做新闻学会“留一...
去年,新京报曝光了油罐车运输乱象调查:有些油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
2025-09-10 11:45:50
国台办批赖清德加码交“保护...
9月10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近日,赖清德称...
2025-09-10 11:26:05

热门资讯

浦江三大“金名片”闪耀苏州 共...   2025年9月5日至7日,2025全国特色农产品价格指数编制发布工作交流活动在苏州举行。作为浙江...
我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环节。  进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CNN炸了:美国亲密盟友都被以... 【文/观察者网 王恺雯】当地时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的卡塔拉地区发生爆炸事件。以色列方面随后...
以色列为何突袭卡塔尔? 新华社多哈9月10日电 热点问答|以色列为何突袭卡塔尔新华社记者以色列9日针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巴勒...
袭击针对的哈马斯领导层官员:从... 当地时间9月9日,卡塔尔首都多哈北部卡塔拉地区突发爆炸,以色列国防军和以色列国家安全总局承认对多哈袭...
创纪录!下修近百万,美国就业数... 【文/观察者网 齐倩】当地时间9月9日,美国劳工部劳工统计局大幅修正就业数据,将美国在截至今年3月的...
国台办回应CGTN有关台湾光复... 9月10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CGTN近期面向全球40个国家约1.2万名受访者发起...
坏人太多,做新闻学会“留一手” 去年,新京报曝光了油罐车运输乱象调查:有些油罐车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触目惊心,可是,官方最...
国台办批赖清德加码交“保护费”... 9月10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近日,赖清德称,台湾会强化防务力量,明年防务预算...
台胞不顾民进党当局阻挠参加九三... 9月10日上午,国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记者:尽管民进党当局一再恐吓阻挠,受邀台湾同胞仍踊跃来京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