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近日,西南大学发布了一则关于校园外卖配送的通知,称经过遴选,山东烟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运营“校生活”平台)成为该校北碚校区的外卖综合服务商。这意味着,今后大部分校外外卖将不能直接送进校园,而是统一由该公司负责配送。
8月26日,西南大学发布通报称,为解决学校师生反映强烈的校园外卖乱放、错拿、丢失以及配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2025年7月15日,学校后勤集团通过遴选的方式,按程序从参与遴选的6家企业中选定山东烟文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校生活”平台)负责社会外卖平台和学校食堂外卖在校园的配送服务。该公司已与相关外卖配送团队达成合作协议,在确保原有点餐方式、优惠权益、支付金额等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在配送服务中进一步规范服务标准、统一配送标识、畅通投诉渠道。目前,学校外卖配送秩序正常。
此前校生活平台发布的提示
据报道,24日记者曾联系到“校生活”平台,工作人员表示,平台已收到大量学生的反馈和投诉,目前的临时解决方案是:允许“校生活”平台与其他外卖平台共同完成校外配送服务,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学校的统一配送方案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质疑,就是怕校内配送由一家公司运营后,导致学生选择余地变少,同时费用增加。这一点,相较于外卖乱放、错拿、丢失等问题来说,无疑更让他们担忧。
那么,学校推行校内统一配送的动机是什么呢?到底是为了解决学生外卖的问题,还是试图从中获取利益?这就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一般来说,外卖被错拿也好,丢失也罢,这是作为消费者的学生和平台及商家之间的纠纷,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从根本上来说与学校并无关系。学生不可能因此找学校索赔,学校为何如此上心?
校方通报
或许,学校是为了便于管理,从学生的利益出发提出这种解决方案。但前提是,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提供更多选择。如果学生既能在“校生活”平台点餐,也能从其他平台点餐,各自配送那是极好的,也能形成良好的竞争,由学生自由选择。但从“校生活”平台此前的提示来看,似乎并不是这样。其他平台也要通过“校生活”平台在学校内配送,甚至会导致学生收不到送达通知,这到底是方便还是不便?结论不难得出。
目前,允许其他外卖平台共同完成校外配送服务,但这只是临时的措施,以后呢?
“校生活”平台强调,校外外卖先送到集中点,再由该平台配送到学生手中,并且强调“目前不会收取配送费”。那么,以后会不会收费呢?这些信息并不明确,难免让学生感觉到有疑虑,怕政策随时会有变动。当前学校外卖配送秩序正常,这当然好。问题就在学校的做法,被学生认为是想垄断外卖,然后学校和“校生活”平台一起,试图从中获取利益。如果真是这样,那显然无法令人接受。
学校解决学生的难题当然好,但前提是不能制造更多的问题。学校要学会从学生的角度开展工作,了解他们在担忧什么。在出台措施时,要消除学生的各种疑虑。只有这样,推行的政策才能得到学生的拥护,也才能将好事办好办足。这就希望学校正视学生诉求,优化相关服务标准,给学生一个定心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