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特朗普和泽连斯基在白宫会面,后者罕见地穿上了相对正式的黑色衬衫与夹克。
文丨亦凡
编辑丨漆菲
美俄元首在阿拉斯加的会晤结束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紧急赶往华府。美国东部时间8月18日下午,他在七位欧洲领导人的陪同与支持下与特朗普见面,这一次,泽连斯基罕见换上更为正式的黑色衬衫和夹克,而非开战以来几乎未变过的绿色军装。
在乌克兰生死攸关的时刻,泽连斯基显然不想重复半年前白宫会面时的紧张局面——当时他同美方爆发激烈争吵,被共和党人指责着装不当和不知感激。
这一次的对话氛围好了许多。一抵达椭圆形办公室,泽连斯基就向特朗普表示,“感谢您的邀请,感谢您为结束杀戮和制止战争所做的个人努力。”他在简短讲话前的10秒内说了四次“谢谢”。为了拉近关系,泽连斯基还转交一份妻子叶莲娜写给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的信。
美乌双边会谈后,阵容庞大的欧洲领导人加入其中,包括北约秘书长吕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英国首相斯塔默、德国总理默茨、法国总统马克龙、意大利总理梅洛尼及芬兰总统斯图布。
各方提出了不同的关切点和建议:马克龙希望未来的三方会谈能够设立第四个席位,让欧洲参与其中,因为谈论安全保障时涉及整个欧洲大陆的安全;默茨力推停火协议,但普京对停火毫无兴趣,特朗普也默许了后者的立场;斯塔默提到可效仿北约共同防御条款来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这与英法目前主导的“意愿联盟”所做工作类似;冯德莱恩则呼吁,每一个被俄罗斯绑架的乌克兰儿童都必须回到他们的家人身边。
◆访问白宫的欧洲领导人在乌克兰问题上展现出空前的团结。
多边会晤期间,特朗普一度中断讨论,离席去和普京打电话。普京的外交政策助理尤里·乌沙科夫称,普京和特朗普进行了40分钟通话,同意将任命更多高级谈判代表负责俄乌直接谈判。
之后,泽连斯基与七位欧洲领导人再度返回椭圆形办公室,继续会谈。特朗普事后形容此次会晤极富成果,大家讨论了如何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这是此次白宫对话的重点,特朗普有此意愿算是一个巨大转变。他还说,已启动泽连斯基与普京会晤的程序,地点待定,当双边会晤之后,将举行美俄乌三方领导人会晤。
斯塔默被媒体询问达成哪些共识时回答说,“相当多”。他坦言,此次会谈带来了两个实质性成果,一个是普京与泽连斯基将举行会晤(默茨称或将在两周内举行),另一个是“意愿联盟”将与美国合作,为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据吕特透露,各方并未讨论重新划定乌克兰边界的问题,这需要在三方会议上进行讨论。不过泽连斯基和特朗普对着乌克兰的地图探讨了许久,图上显示了俄罗斯当前占领的乌克兰领土。
泽连斯基将与特朗普的会谈描述为“漫长而详细”,他认为安全保障是“结束战争的起点”,并表示与普京的会晤“对于解决敏感问题至关重要”。
美国俄乌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此前透露,为乌克兰提供类似北约第五条的安全保障能带来真正的好处,这些保障将“改变游戏规则”。该条款规定,任何北约成员国遭受武装攻击,其他成员将视此为对整个联盟的攻击,并采取必要行动协助。
如果乌克兰能得到类似承诺,意味着俄罗斯如果再度对乌作战,将面对美欧联合军事回应。但吕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称,特朗普政府对乌克兰安全保障的模糊承诺缺乏明确性,白宫会晤期间没有讨论在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的问题。
尽管乌克兰和欧洲方面均主张,俄乌双方首先应达成停火协议,然后再谈长期解决方案。但特朗普在美乌双边会晤后重申,他不认为停火是达成和平协议的必要前提,“我认为你不需要停火”。他甚至提议,“我们可以边打边谈”。
◆特朗普与欧洲领导人及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了多边会晤。
目前来看,更多的双边和三边会谈将会进行,但关于这场复杂战争的谈判还没有质的飞跃。在其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特朗普,在阿拉斯加峰会后表现得更像俄罗斯的代言人——放弃停火,延缓制裁。围绕当前谈判进展以及未来走向,上海政法学院欧亚研究所所长李新教授接受了《凤凰周刊》专访。
《凤凰周刊》:这次普特会谈的不仅是俄乌问题,还有俄美之间的其他关系。普京是否希望把美俄关系和乌克兰问题剥离开来?在乌克兰问题没能得到实质解决的情况下,美俄关系能否走向实质性缓和?
李新:阿拉斯加会晤期间,普京重新设置了话题。原本外界以为会谈主要讨论俄乌冲突如何停火,但实际上这只是议题之一。据普京所说,对话内容相当广泛,除俄乌停火外,还谈了俄美合作、战略武器削减、《中导条约》等议题。所以这场会晤更像是一次改善俄美关系的会面,欧洲和乌克兰反而显得多余。
近期的这些接触实际上是普京在迎合或响应特朗普的要求。特朗普之前威胁俄罗斯若不停火、不谈判,就对俄罗斯石油实施次级制裁,这对俄罗斯来说的确是不可承受的。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能源出口,欧洲市场已不复存在,只能销售给亚洲国家,目前中国和印度是购买俄罗斯石油天然气的两个大户,如果美国对中印实施次级制裁,导致后者减少乃至停止从俄罗斯购买能源,这将给俄罗斯带来致命打击。
◆阿拉斯加峰会结束后,特朗普和普京在联合新闻发布会上握手。
面临这种潜在危机时,俄罗斯非常善于化“危”为“机”。比如这次与特朗普的会晤,普京出尽风头,这是自西方发起制裁以来,俄罗斯元首首次访问美国,外交上的突破意义相当重大。对俄罗斯来讲,这是一次全面的胜利。普京由此占据了主动权,将停火的球又踢回给乌克兰和欧洲。
《凤凰周刊》:乌克兰和欧洲方面均主张先停火,但特朗普不认为停火是达成和平协议的必要前提。你如何看?
李新:有关先停火还是先谈判的问题,早在今年5月就讨论过了,乌克兰的要求是在30天内停火,停火期间可进行谈判。但俄方认为,这是基辅政权想要借机获得战争的喘息机会,对其不利,且监督停火机制不健全,因此对此显然是不同意的。
特朗普如今提出先达成协议再停火,问题是和平协议如果只涉及俄乌双方,对俄方其实没有太大意义。这里的核心问题是俄罗斯需要应对来自北约的安全威胁,乌克兰和欧洲需要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安全威胁。
俄罗斯得不到战略安全保障是不可能停火的,这也是它发动战争的根本原因;欧洲得不到来自俄罗斯的安全保障同样会继续支持乌克兰,借此消耗俄罗斯的实力;乌克兰不加入北约同样得不到安全保障。因此,想满足各方诉求的和平协议恐怕难以达成。
◆2025年2月的白宫会晤中,美乌双方不欢而散,副总统万斯指责泽连斯基不知感恩。
《凤凰周刊》:美国将如何提供安全保障?
李新:安全保障的具体形式目前还很难说。比如停火之后,乌克兰的安全交由美国保障,没有美国同意,俄罗斯不能对乌克兰动武。但普京肯定也会向特朗普要求自身的安全保障,核心仍是北约东扩问题、俄罗斯面临的战略威胁和战略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谁能保证俄罗斯的战略安全?所以最终还是要回到乌克兰是否加入北约这个根本问题上。(实习生朱若晚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