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热浪中,湖北“双抢”接近尾声。据最新农情调度,截至7月28日,全省早稻收获进度达98.7%,晚稻栽插进度达92.8%。
收割、运粮、整地、插秧……在双季稻种植大县浠水,比天气更热的,是人勤机欢的“双抢”场景。“从早上9点到晚上6点,一台收割机一天割五六十亩,就这几天要割完。”浠水县丰收优质水稻专业合作社农机手徐记中称,整个汪岗镇陈庙河流域早稻面积达1.2万亩,连日来不少农机手和收割机就蹲守此处,抢收早稻。据悉,今年浠水县种植早稻17万亩,全县投入8000台次农机投入“双抢”。
骄阳似火,丰收在望。“今年我种了420亩早稻,稻穗硕大,颗粒饱满,产量比去年高多了,估计亩产能达到550公斤。”崇阳县沙坪镇早稻种植示范片区种粮大户蔡军民笑着说,“抓紧收完再烘干,争取卖个好价钱。”
良种良技配套,夯实增产要素。今年,我省持续推进“看禾选种”,加大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推广,今年全省优质早稻品种种植面积173.2万亩、占比达到90.1%,比上年增加3.7个百分点。大力推广水稻集中育秧和机插秧,全省早稻集中育秧占比67.2%,同比增加2.3个百分点。主推双季稻“早专晚优”全程机械化栽培、早稻合理增密增穗等技术,将亩均1.5万穴增至1.8万穴,可将每亩基本苗增加1万株,有效穗增加0.6万粒。11个双季稻主产县推进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有力促进区域均衡增产。
今年,我省提早下达双季稻奖补资金4682万元,千方百计稳面积。紧盯田间病虫发生态势,各地及时组织专业化服务队伍应防尽防、应控尽控,早稻病虫统防统治占比46.9%,总体危害较轻。(湖北日报记者 崔逾瑜 通讯员 胡吕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