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曾在一定时期与美国关系较为密切,但随着地区局势的变化和各方利益的博弈,叙利亚政权逐渐成为以色列的“眼中钉”。以色列一直将叙利亚视为威胁其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因其认为叙利亚境内的一些反以势力可能对其构成直接攻击。
从被袭事件来看,这背后反映出以色列对叙利亚政权的打压和遏制意图。以色列利用其军事优势,频繁对叙利亚进行军事行动,试图削弱叙利亚的实力和影响力,以维护其在中东地区的霸权地位。这种“痛击”行为不仅给叙利亚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加剧了地区的紧张局势,对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需要指出的是,叙利亚是一个主权国家,其内部事务应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外部势力的干涉和军事行动往往只会给当地人民带来灾难,破坏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据凤凰卫视报道,政权更迭后一直向以色列示好的叙利亚最近突然被以色列“打懵”了。以色列的战机猛轰叙利亚“总统府”等重要的军政目标,而朱拉尼的“临时政府军”也被以色列赶出了叙利亚南部。朱拉尼明明走的是亲美亲以路线,而以色列却突然对它动手,究竟是为什么?
Part.1
当地时间7月16日,伴随着几声巨响,位于大马士革的叙“总参谋部”大楼冒出了滚滚浓烟,现场一片混乱,这是叙新政权从阿萨德手里接过叙利亚统治权后,第一次遭受大规模空袭,其始作俑者是中东“小霸王”以色列。
2024年12月,朱拉尼接手叙利亚政权后,一直希望在国际上扮演和平发展的领导者角色,为此他脱下了“恐怖组织”的迷彩服换上了西装,并在多种场合强调要重新建设叙利亚。今年5月,朱拉尼在沙特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会面,在土耳其、沙特等国家的帮助下,美国解除了对叙利亚的全部制裁。为了寻求叙利亚未来的和平与发展,朱拉尼不惜与俄罗斯、伊朗划清界限,倒向欧美,在面对以色列的问题上,他能忍则忍,为了换取以方的认可,保持稳定的关系,他甚至将自己的出生地,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默许“让”给了以色列。
但朱拉尼上台后所做的一切努力,似乎在7月16日的爆炸与硝烟中化为乌有。
这次以色列之所以发起打击,与叙利亚德鲁兹人和贝都因人两支古老半岛阿拉伯部落之间的冲突有关,双方在经济、宗教、地方事务等领域长期存在矛盾。7月12日,在大马士革通往苏韦达省的公路上,一名德鲁兹商人遭当地贝都因部落强行扣押,交涉未果后,双方随即爆发武装冲突,各自背后的部族民兵武装开始下场。
7月13日,德鲁兹与贝都因两派的冲突在苏韦达省全面升级,造成双方数十人死亡。随后,由朱拉尼领导的叙政权宣布介入,叙政权内政和国防部门武装介入出动六个精锐师挺进苏韦达省,其中包括装甲部队、火箭炮部队和大量苏制T-55、T-62型坦克,凭借人数和装备优势,迅速推进至苏韦达省的首府苏韦达市。紧接着,叙临时政府发文通知南部的苏韦达省归属叙利亚中央政府管理。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特朗普5月解除对叙利亚制裁,这成为其能够出兵苏韦达的重要动因。此外,他访法后认为可深化与欧洲国家关系,又与沙特、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等海湾国家建立了密切联系,自认拓展了外交空间且获大国支持,便认为当前形势有利于确立对苏韦达省的主权管控。
眼见德鲁兹派处于劣势,苏韦达市被占领,以色列迅速发起空袭。7月14日,以军出动多架F-16战机轰炸了朱拉尼的军事力量,并摧毁了临时政府军的部分重型装备。
看到以色列下场,考虑到双方实力悬殊,朱拉尼选择了妥协,宣布与德鲁兹方面达成停火协议。叙国防部门武装力量撤出苏韦达省,只留下部分警察驻留当地。
Part.2
但是,这只是短暂的平静,数小时之后,停火协议便被打破。
16日,叙政权在当地的警察声称遭到了德鲁兹民兵的攻击,他们被迫“自卫还击”。以色列国防军表示“为了保护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人”,它们轰炸了大马士革。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称,以方在叙利亚有两条红线:一是大马士革南部叙利亚地区须非军事化,禁止叙政权军队或其他武装进入;二是保护德鲁兹人。以方攻打大马士革,意在表明决心,向叙政权释放明确信号。而沙拉既无军事实力,也缺政治决心,毕竟以色列有美国撑腰,若对其动手,美国必对叙新政权强硬回应。
7月16日,以色列对大马士革展开猛烈空袭,目标包括叙“总统府”以及首都周边的军事基地。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叙利亚自2011年内战爆发后,制空权长期由美俄共同掌控。12月8日政权更迭后,俄空军基地战机无法升空,美军也基本撤离。此后,以色列对叙境内军事目标发动数百次打击,摧毁其空军、防空部队及军事设施,致其彻底丧失防空能力。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以色列空袭叙“总统府”和“国防部”以示政治警告,之所以未彻底摧毁建筑群是为了强化政治警示意味。若沙拉政权无视警告,以色列将发动更大规模的军事打击,沙拉本人甚至可能遭定点清除。此举对沙拉及叙利亚均具震慑力。
在以色列对叙利亚发起打击后,有土耳其媒体发布了一张宣传图,图片上左边是身穿西服,文质彬彬的叙政权领导人沙拉,右侧则是身穿迷彩战斗服,曾被美国列为恐怖组织的“沙姆解放组织”领导人朱拉尼。其实图片左右是一个人,只是在接管叙利亚后,朱拉尼摇身一变成了沙拉。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土耳其要释放的信号和沙拉自己释放的信号如出一辙,沙拉曾声明并不害怕军事斗争,如果有必要,也可以进行军事斗争,实际上就是威胁以色列。
7月17日,朱拉尼发表了全国讲话,他强烈指责了以色列给叙利亚人带来“混乱和毁灭”,并表示叙利亚人将随时准备战斗。外界纷纷对朱拉尼的讲话进行解读,最受关注的点是有人认为他变相对以色列低头。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他无力对抗以色列,双方装备与兵力差距悬殊。若贸然与以军交战,必将为叙境内其他武装派别夺权提供机会。因此,他必须保留有生力量,优先维护中央政权稳定,至少要把首都大马士革守住,所以他不敢轻举妄动。
Part.3
以色列为什么要对叙利亚发动如此大规模的空袭呢,真的是要保护居住在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人吗?
早在上世纪60年代时期,以色列攻占“中东水塔”戈兰高地时,就和叙利亚南部的德鲁兹人发生了接触。由于不同于传统阿拉伯主流教派,德鲁兹人时常受到排挤,在以色列政府的庇护下,一部分德鲁兹人加入了以色列国籍。本次以色列发动空袭,正是以控制区内十多万德鲁兹人,联名求助以色列,希望帮助叙利亚的同胞。从社交媒体放出的片段可以看到,在叙利亚被袭后,一些德鲁兹人升起了以色列国旗。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德鲁兹人发展最好的就是以色列的德鲁兹人,其生存状况、社会及政治地位均高于黎巴嫩和叙利亚的德鲁兹群体。他们可担任国防军旅长、师长,成为议会议员甚至政府部长。目前以色列境内约有15万德鲁兹人,其中部分世代居住在戈兰高地,对以色列的国家认同和归属感极强。
对叙利亚南部的打击也源自以色列的战略布局。在朱拉尼掌权后,以色列明确划出红线,要求叙利亚南部的苏韦达、德拉和库奈特拉三省实现彻底“非军事化”,不允许叙政权武装力量进入南部。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非军事化”使以色列消除安全顾虑,完全掌控相关地区。若叙南部成非军事区且以色列永久管控戈兰高地,便可居高临下,对黎巴嫩、叙利亚形成军事战略震慑与监视,随时可打击目标。未来若有必要,以色列甚至能轻易出兵占领大马士革、推翻其政权。
以色列打击叙政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总理内塔尼亚胡面临的困境,他从2020年开始就深陷贪腐案官司,以色列法院已经掌握了大量视频、录音等确凿证据,为了逃避法律制裁,他只有不断地发动战争,以指挥军事行动为借口拒绝出庭受审。7月16日,内塔尼亚胡在特拉维夫地方法院出席有关其腐败指控的听证会期间,以要对叙利亚发起打击为理由离开。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应该说他要规避对他的腐败指控,与他现在不断发动战争之间是存在着因果联系和必然联系的。
Part.4
尽管叙政权将国防部门武装力量撤出了叙利亚南部,但南部的战火并未就此停息。
7月18日,德拉省的部族武装宣布全面动员,以“保卫部族兄弟,讨伐德鲁兹民兵暴行”为名发起军事行动。然而,这支武装力量并非协助朱拉尼政权统一叙利亚,而是企图在乱局中稳定自己的地盘,它们自行设立了指挥系统、战区划分和补给路线,完全绕过了叙政权的管辖。
事实上,叙利亚的割据版图早已清晰。在东北部,美国支持的前库尔德民主军明确拒绝朱拉尼的统治,牢牢控制着哈塞克、代尔祖尔和拉卡一线;西北部,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国民军占据了阿夫林至巴卜地区;而在南部的苏韦达省,德鲁兹地方武装则成立了自己的军事委员会,坚决抵制叙政权派驻军队或官员接管当地。名义上由朱拉尼控制的叙利亚,实际已陷入割据势力的重重包围之中。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 董漫远:
沙拉政权最大短板是军力不足,需寻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支持。西方要求其:一非政教合一国家,二不重蹈“基地”或“伊斯兰国”覆辙、彻底转型,三要臣服以色列,接受其对戈兰高地、叙南缓冲区的永久控制及“非军事区”划定,甚至需率先与以色列建交、扩大《亚伯拉罕协议》。若沙雷政权满足这些条件,美国将提供支持与外交承认,并推动其他西方国家认可,助其政权存续。
7月19日,叙利亚政权宣布实施停火,并表示苏韦达市内的冲突已经停止。同一天,朱拉尼现身发表电视讲话,再次承诺保护德鲁兹人,并呼吁民族团结。他还用大量的篇幅抨击了以色列对叙利亚内政的干涉,以及对叙利亚的轰炸。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新政权成立半年多,仍未实现领土与军事统一,第一步迈不出去,国内稳定、经济发展及国际社会承认都无从谈起。
如今虽然叙利亚政权与以色列都暂停了军事行动,但这片土地已经四分五裂,数个武装派系开始在乱局中展开了利益的争夺,大批贝都因派武装进入苏韦达,与当地德鲁兹民兵展开激烈交火。从社交媒体上传的影像可以看到,城市内枪声密集,道路两旁被枪杀的遗体散布,双方都极尽手段,现场一片混乱,一些贝都因武装人员强迫德鲁兹人刮去胡须。在一段视频中,德鲁兹人被逼迫爬上阳台并被枪杀。乱局之下,整个城市陷入战火与血腥之中。这场在叙利亚土地上存在的教派冲突、部族战争、城市对峙的多线混战局面不知何时能结束。当然,以色列对叙利亚的打击也绝不会就此罢手,中东乱局之下,朱拉尼想象中的“自由解放的新叙利亚”已经化为一滩泡影,新的火药桶正在被点燃。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教授 牛新春:
叙利亚局势依旧危险,有可能再度爆发内战。目前,叙利亚问题对中东直接影响较小,但若僵局持续,内部冲突升级甚至重陷内战,作为“中东心脏”的叙利亚或将波及整个地区,可能引发更大动荡。
制片人:何冀宁
编导:张萌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