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有一对令人瞩目的“化学与物理组合”。两位老师,本应在课堂上传授知识,却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凭借着对化学和物理的精通,联手制造出了价值 1.5 亿卢比的“硬核毒品”。他们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巧妙地进行合成与调配,仿佛是现实版的“绝命毒师”。这一事件不仅令人震惊于他们的犯罪手段,更引发了对教育体系和教师职业操守的深刻反思。究竟是什么让这些本应引导学生走向正道的老师,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社会问题。
“我仍然感到很震惊。”印度拉贾斯坦邦穆克拉瓦高级中学校长基兰·查布拉表示,至今仍难以相信她从警方那里听到的消息。
在她的印象里,25岁的马诺吉·巴尔加夫是学校里“最尽心尽力”的年轻教师之一,没想到他竟是秘密制造合成毒品的“绝命毒师”。与他一同被捕的,还有35岁的物理导师因德里吉特·比什诺伊。这两名理科教师在学校教职之外,经营着一个价值高达1.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1300万元)的甲氧麻黄酮(MD)制毒网络。
▲制毒窝点位于当地一高档公寓
受《绝命毒师》启发
两名理科老师自制“硬核毒品”
这起案件的离奇情节,不禁让人联想到那部风靡全球的美剧《绝命毒师》。剧中身患癌症的高中化学老师沃尔特·怀特,利用自己的化学知识制造冰毒。而现实中,巴尔加夫是印度当地一所公立学校的化学老师,比什诺伊则是一名辅导中心的物理导师,他刚获取拉贾斯坦邦行政服务系统的候选资格,未来本有机会成为“公务员”。
据印度麻醉品管制局(NCB)透露,两人此前便贩卖海洛因,在去年受到美剧启发后,他们决定“升级”业务,尝试在当地市场出售人工合成的MD。MD是卡西酮家族中的一种合成兴奋剂药物,服用后会立即产生快感,但会致人上瘾,持续使用会导致严重的心理和健康问题。
▲警方搜出的制毒装备
两名理科老师以1万卢比的价格在当地一高档公寓租住了一间两居室,并将其秘密改造为制毒实验室。据NCB通报,这两人从新德里采购化学品和设备,并专门请假来生产MD。在过去两个多月里,两人制造了约5公斤MD毒品,市值约1.5亿卢比。据NCB区域负责人甘希亚姆·索尼表示,其中4.22公斤毒品已经被他们出售。警方在突袭该公寓时缴获了780克MD毒品和现代设备,此外还查获丙酮、苯、碳酸氢钠、溴等易制毒化学品。
NCB的此次突袭行动被认为是拉贾斯坦邦针对贩毒集团的史上最大规模行动之一。消息人士称,警方正在努力追踪买家,并查明是否有更多人参与了犯罪活动。在巴尔加夫和比什诺伊被捕两天后,一个名叫阿希什·拉蒂的男子也被拘留,其和妻子西姆兰(目前在逃)被控分销贩卖由这两名老师生产的毒品。两名老师均面临20多起刑事指控,而拉蒂在被捕前一天刚从另一起案件中刑满释放。
毒品危机比想象中更深
印度警方发动民众举报制毒窝点
此案事发地点在斯里甘加纳加尔县,这个与印度旁遮普邦和巴基斯坦接壤的地区长期以来饱受毒品危机困扰。据当地医疗部门官员称,仅2024年以来,该县已有150多人因吸毒过量死亡。令执法当局感到震惊的是,以往查获的毒品多为鸦片和低纯度海洛因,此次发现人工合成药物MD的制造窝点,这尚属首次,证明当地毒品危机的程度比想象更深。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个制毒实验室竟隐藏在市中心的高档住宅区内。甘希亚姆·索尼表示:“我们连续收到了几起关于有人在街头贩卖MD的报告,这起案件令人震惊,因为这种毒品在该地区并不常见。我们顺着举报线索展开调查,才发现有两名教师在制作这种毒品。”这无疑给当地居民敲响了警钟,也暴露出毒品犯罪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城市腹地的“隐秘角落”。
当教书育人的教师摇身一变成为制毒贩毒的罪犯,这种身份的反差令当地人感到震惊。校长基兰·查布拉表示,这一现象不仅表明教育系统存在严重问题,更说明当地社会的崩溃。
NCB近期已与各邦警察局长分享了识别制毒设施的“信号指标”,并寻求公民支持打击贩毒活动。根据警方的宣传材料,任何市民只要发现周边的地点满足其中几项指标,务必提高警惕,并将线索上报警方。
红星新闻记者 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