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4亿多年后 这群“鱼”唤醒一个村
创始人
2024-11-20 11:06:48
0

  地质文化村(镇)是指依托地质资源禀赋,通过深度挖掘地质科学和文化,将其与乡村、乡镇建设相融合,发展特色产业和经济,提升乡村、乡镇生活品质和文化内涵,形成的宜居宜业的特色村(镇)。 

  按照中国地质学会的部署和安排,现阶段地质文化村(镇)有“地质+生态旅游”“地质+生态农业”“地质+自然教育”“地质+生态康养”“地质+创新创意”以及“地质+综合服务”六种建设模式。 

  我国从2021年开始申报、评选地质文化村,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共有121个地质文化村。 

  重庆有3个全国地质文化村,分别为酉阳扎营叠层石地质文化村、秀山河坝志留纪鱼化石地质文化村、渝北区天险洞地质文化村,均为“地质+自然教育”类地质文化村。   

  11月1日,第五届全球最佳减贫案例在北京公布。由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提交的“一块鱼化石带‘活’一个村——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河坝村创建国家地质文化村减贫案例”入选。

  这块鱼化石来自遥远的志留纪,距今约4.36亿年前,是迄今为止最早的完整的有颌脊椎动物化石记录,为“从鱼到人”探源研究带来重大突破。这几年,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以下简称重庆地研院)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通力配合,在河坝村的地层和岩层中发现的这一成果,将有颌脊椎动物的历史往前推了1000多万年。

  石头上的小鱼,在时间的缝隙里遨游了4亿多年后,终于来到了21世纪。这颗沧海遗珠,揭开了河坝村的地质奥秘,也正在唤醒沉寂多年的小山村。11月12日,记者走进河坝村进行采访。

  因地质而衰落

  “掏空”了2亿多年前沉积的煤层后,河坝村归于沉寂

  涌洞镇河坝村,位于川河盖之下,海拔450-1200米,四面皆是山,名字里却是“河”,指向了这个小村子与水的渊源。

  事实上,在距今2亿多年前的二叠纪,这里的确是一片海陆交互的地带,形成了煤层。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村里到处是大大小小的煤矿,煤窑有几十口,每天有好多车辆进进出出,热闹得很。”河坝村支书、主任姚友能不忘补充一句,“但这些煤矿生得怪,都很薄,最厚的地方也只有六七十公分。”

  靠挖煤赚钱并不容易——挖煤者需要带着工具、箩筐等匍匐前进,把煤炭装满后再拖出来,身上的重物少则一百来斤,多则两三百斤。一天时间,力气大的人能进出七八趟,可以背大约一吨煤出来。在那个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年代,挖煤是件十分辛苦也很危险的事,不少村民受过伤,有的还落下了病根。

  身材不高的姚友能尝试过挖煤,但“力气不够,天生吃不了这碗饭”,后来到福建泉州打工。

  姚友能2010年返乡时,河坝村已变了模样:瘠薄的煤层开采殆尽,采空的地方地灾频发,海拔高差800多米的山坡,成了滑坡和泥石流最喜欢的“跑道”,村民为此担惊受怕。

  两个村民小组因此搬迁,一下迁走了600多人,河坝村的常住人口只剩下200多人,村里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热闹和生气。

  因地质而扬名

  古鱼化石的发现引发全球关注,河坝村声名鹊起

  这种沉寂的状态持续了很多年,直至一块古鱼化石的发现。

  2019年,村民姚顺法发现,村子里来了不少陌生人,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很多人手里都拿着铲子、锤头等工具。

  几个村民一合计,将他们的车辆扣留了下来,搞得对方哭笑不得:“我们是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人员!”

  原来,60多年前,湖南省区测队在秀山水源头村的滚石上发现了一块无颌鱼类化石,这一发现送到中国科学院后引起了高度关注。这一地区还有没有更多鱼化石,是否存在更早的有颌鱼类化石?多个专家团队历经几代人,一直在周边区域探索。

  2019年,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重庆地研院组成的联合考察队,通过对地质数据的分析,锁定了秀山县涌洞镇。但多日搜索下来,却一无所获。

  正要放弃之时,一位队员在一块石头上发现了一条黑黑的、状似鱼类的痕迹。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进而欢呼雀跃——经过分析鉴定,这是一条4.23亿年前的全颌盾皮类古鱼,即后来被命名的袖珍边城鱼。

  2020年7月30日,科研人员又在涌洞镇发现了4.36亿年前的有颌鱼。后来这些鱼类陆续被命名为奇迹秀山鱼、蠕纹沈氏棘鱼、灵动土家鱼——这里的古生物化石构成了目前世界最早的完整有颌类化石群“重庆生物群”。

  对于古生物学界而言,这是世界级的发现:奇迹秀山鱼是世界的第一张脸;袖珍边城鱼拥有与人类更为相似的现代脸;蠕纹沈氏棘鱼是鲨鱼的祖先;灵动土家鱼保留了人类四肢最早雏形……凡此种种,填补了“从鱼到人”演化史上缺失的早期环节,将人类身体结构的起源追溯到4.36亿年前的志留纪时期,完善了从鱼到人演化的证据链条。    

  这些发现入选2022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研究成果作为封面论文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引发各界广泛关注。

  刹那间,这个小山村汇集了全球的目光。驻村第一书记吕晓磊说,古鱼化石发现前,涌洞镇的搜索量只有区区4万余条,而现在翻了1万倍,达到4亿条。

  因地质而复苏

  拿到全国地质文化村招牌后,河坝村将发展研学游

  河坝村出了名,姚顺法却不以为意,他的文化程度不高,听不懂科研人员的专业术语。他唯一想知道的是:这些震惊世界的大发现,能给村子和自己带来什么?

  吕晓磊常常趁着院坝会或赶场天,拿着鱼化石向村民讲解地质知识,但大多数村民并不感兴趣,最多回应一句:“这么宝贵吗?我小时候就捡到过,有什么稀奇的。”因此,吕晓磊等人也开始思考,这么好的地质资源,能给河坝村带来什么?

  考虑到村里的地质结构,重庆地研院专家团队感觉除了鱼化石外还应该有其他地质资源,便组织了一支专业队伍对村里的土壤和水资源进行了分析,测出水资源富锶,土壤富硒,这些检测结果,可以帮助提升当地农产品的价值。

  “结合村里的富锶水、富硒土、千丘梯田等资源,我们将河坝村定位为集地质科考科普、研学旅行、民俗体验于一体的‘地质+自然教育’类的地质文化村。”重庆地研院高级工程师杨瀚告诉记者,河坝村在去年5月提出申报,在11月就获得了全国地质文化村授牌。

  打那以后,姚顺法感受到了村里的变化:乡村道路得到拓宽,40多套农房里里外外焕然一新。与此同时,村里还建起了科普长廊、科普广场、陈列室等设施,里面反复播放着《鱼类的黎明》科普视频、《秀山化石鱼》主题科普MV,还摆放了许多鱼文化主题文具、装饰品等文创产品。此外,今年已有负责人投入8000万元在涌洞镇建设矿泉水厂,还有人想在河坝村白竹组发展几间民宿。    

  前不久,吕晓磊找到姚顺法说:“以后村里搞研学游,你愿意当讲解员吗?”

  “不就是几块石头吗?有什么可讲的。”姚顺法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已悄悄自备了小榔头,学着科研人员时不时去敲两下石头,他嘿嘿一笑,“来咱们村看石头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我还是得准备准备!”

  记者手记

  珍惜穿越时光的“伙伴”

  酉阳5亿多年前的叠层石,通过蓝藻制造氧气,开启了后来的生物大爆发;秀山4亿多年前的古鱼化石,进一步证实了鱼是人类的祖先;渝北古生代至中生代的菊石化石,成为海陆变迁的有力证据…… 

  我们应当珍惜这些穿越时光的“伙伴”:正是因为它们的存在,让乡村有了属于自己的特色,从而有效规避千村一面。合理利用好这些地质特色资源,讲好地质故事,不断发掘地质旅游资源的观赏、科学研究和科普教育价值,能够持续放大地质文化的辐射效应,打造地质文化+生态旅游相结合的特色乡村。

  重庆的这3个地质文化村还有着独具特色的农业资源和旅游资源。比如:酉阳扎营村拥有传统手工艺、民族服饰、特色民族风俗、特色餐饮等人文资源;秀山河坝村有富硒土、富锶水、千丘梯田等特产和景致;渝北天险洞村拥有野樱花林、红枫园等生态景观及明朝白云寺遗址、白岩悬棺、连环九寨遗址等历史人文资源。通过地质文化村建设,将这些独特的“卖点”与地质遗迹资源融合起来,乡村便展现出别样的魅力。

  其实,不光是地质遗迹资源需要保护和利用,在乡村全面振兴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挖掘、整理好各种资源,巧妙地实现活化利用,从而提高村庄的辨识度、擦亮“金名片”。比如说,废弃的矿坑可以经过修缮更新为矿山公园,多年未用的粮仓经过设计后成为艺库,壁立千仞的悬崖绝壁则可以开展攀岩、飞拉达等体育运动,甚至乡村里的篮球赛、马拉松都能做成“IP”,让乡村火出圈。

  换个视野,打开思路,乡村振兴才会有不一样的格局,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相关内容

湖南零陵:黄牛产业成农民增...
  “黄牛养殖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好三关就ok了,第一,购买好黄牛品...
2025-02-24 09:31:48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全力做...
  记者近日从省供销联社获悉,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全面开展农资保供和...
2025-02-24 09:31:47
河北省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
  2月20日,在康保张纪现代农业园区的节能智慧型日光温室大棚内,...
2025-02-24 09:31:47
87.8%、 100% 、...
  87.8% 、100%、75%,这三个数据分别是去年重庆市农村...
2025-02-24 09:31:47
播种番茄种苗拓宽致富路 春...
  蔬菜育苗,是春耕生产的“第一仗”。眼下,位于永乐店镇大务村的鑫...
2025-02-24 09:31:47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
2025-02-21 14:31:57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
2025-02-21 14:31:56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
2025-02-21 14:31:56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
2025-02-21 09:31:36

热门资讯

湖南零陵:黄牛产业成农民增收致...   “黄牛养殖其实很简单,只要把好三关就ok了,第一,购买好黄牛品种;第二,有较好的草料来源;第三,...
河北省大力推进现代设施农业建设...   2月20日,在康保张纪现代农业园区的节能智慧型日光温室大棚内,一个个圆滚滚的西红柿长势喜人。  ...
87.8%、 100% 、75...   87.8% 、100%、75%,这三个数据分别是去年重庆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
播种番茄种苗拓宽致富路 春耕生...   蔬菜育苗,是春耕生产的“第一仗”。眼下,位于永乐店镇大务村的鑫福农业育苗基地内,“育苗女王”高杰...
甘肃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全力做好农...   记者近日从省供销联社获悉,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全面开展农资保供和调运储备工作,确保春耕农资供应不脱...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监测...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珊迪家中走访。刚进院子,任珊迪就起...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难”...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变得热热闹闹,敞亮的食堂里坐满了前...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计划...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上...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医养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