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港“桂字号”绘出乡村振兴“春山图”
创始人
2025-05-16 11:30:37
0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团走进贵港市。从池畔水面到云岭茶垄,从枝头果香到市场终端,看“桂字号”如何在贵港勾勒农业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一池清水养出“水中金”

  走进桂平市金田镇臻园龟鳖家庭农场,一格格水池映入眼帘,犹如棋盘般整齐有序。养殖场负责人蓝锋一边领路,一边介绍这里的“当家品种”——金田黄沙鳖。“你看这只,养了5年,刚好6斤。”他小心翼翼地将一只成鳖托出水面,背甲泛着金色,裙边饱满厚实,“肉质紧实,口感细腻,在广东市场一斤能卖65元,供不应求。”

  黄沙鳖是中华鳖的地方优良品系,因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被称为“水中人参”。2010年,“金田黄沙鳖”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自此步入规模化发展快车道。

  “我们不图快,一池鳖得养三年半起步。”蓝锋说,他们坚持低密度仿生态养殖,成活率高、品质也稳。“这行靠的就是口碑,市场上比的是质量,不是数量。”

  在饲养区,管理看板上标着批次、饲料配比、水质监测等数据。“从种鳖到鳖苗,再到商品鳖,我们全流程培育,一年育苗20万只,年产值接近200万元。”蓝锋说,过去做的是“养得活”,现在更重“养得精”。农场还同步发展珍珠鳖、角鳖,实现多品种布局,商品鳖远销粤港澳,也出口到东南亚。

  多年来,桂平市坚持生态优先、标准先行,围绕良种培育、饵料改良、水质调控等环节持续攻坚,推动小规模散养向集约化产业转型。如今,金田镇黄沙鳖养殖面积超千亩,年产量近370吨、年产值突破6000万元,带动150余户农户稳定增收。

  一缕山雾育出“云中茗”

  走进桂平市紫荆镇小江村,云雾缭绕,碧波起伏,十八河茶文化博览园映入眼帘,桂平西山茶便孕育其中。

  “我们始终坚守‘三不’:不施农药、不用除草剂、限量化肥。”园区负责人姚卓帆介绍,整个茶园以有机方式管理,虽然亩产较低,但胜在品质稳定、口感甘醇。

  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桂平西山茶不仅屡获“全国名茶”“国际金奖”等多项荣誉,更入选中欧地理标志互认首批清单,成为代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

  “这里既是标准化种植示范区,也是集茶文化展示、茶旅体验、原种保护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姚卓帆说。

  园区内建有茶叶初制车间、茶艺展示空间及户外研学营地,可实现从采摘、杀青、揉捻到冲泡品饮的全流程体验。2024年,茶园共接待研学团队百余批次,培训农民超3000人次,成为广西高素质农民培育的重要教学点。

  “我们把茶叶当产业来抓,也当文化来传。”桂平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振介绍:“近年来,当地以‘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抓手,推进茶文化、茶科技、茶产业深度融合,把‘小茶叶’做成了‘大文章’。”

  截至2024年,桂平市茶园面积已达2.1万亩,干茶年产量超1100吨,年产值近3亿元。

  一枝新绿结出“金果果”

  眼下,在平南县大洲镇石硖龙眼核心示范区,3500亩龙眼林郁郁葱葱,果农穿梭其间,正抢抓农时进行疏花修枝。

  “现在要及时清掉弱花、剪掉空枝,这样果实才能结得密、长得好。”颖绿龙眼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骆小敏一边示范操作,一边向记者介绍。

  “今年预计产量800万斤,收购价大概在4元一斤,行情不错。”骆小敏说,合作社高峰期每天要招几十名务工村民,月薪可达3500元。“大家都说在‘果园上班’,不出远门也能挣上钱。”

  在示范区龙眼林下,铺设有水肥一体化系统,边缘建有冷藏保鲜车间和初加工区域。“我们现在主打‘富硒龙眼’,树上挂的是地里长出来的‘金果果’。”骆小敏说,果园不仅产鲜果,还布局龙眼干、桂圆肉、果糕、饮品等多品类加工,提升附加值、延长销售季,95%以上的产品实现初加工,精深加工比例超三成。

  2024年,平南石硖龙眼参与“桂字号”产销对接活动,在杭州签约6个项目,意向金额超6500万元。

  “石硖龙眼全县种植面积达20万亩,年产值近14亿元,是我们的第一大水果产业。”平南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形成链条紧密、覆盖广泛、产销一体的现代产业体系。龙眼这颗“金果”,正从一枝新绿走向一条富民之路。(央视网记者 黄月芬)

相关内容

高温天气保小麦 河南多举措...
   目前,河南省8500多万亩小麦已经进入灌浆关键期。气象部门监...
2025-05-16 15:03:25
护航夏粮丰收!一四四团织密...
  “技术员配药、无人机撒药,50亩麦田半天就搞定!”新疆生产建设...
2025-05-16 15:03:25
河南郏县小麦开镰收割
  5月14日上午,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茨芭镇东姚村一组姚次学的3....
2025-05-16 15:03:24
贵港“桂字号”绘出乡村振兴...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
2025-05-16 11:30:37
普洱咖啡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
  近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省举办,由普洱市申报的“...
2025-05-16 11:30:37
天津市宁河区 延伸产业链 ...
  近日,天津市宁河区专题调研组远赴甘肃榆中县,开展产业项目考察调...
2025-05-16 11:30:37
重庆力争农业生产信息化率2...
  5月14日,记者从2025年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我市...
2025-05-16 11:03:02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
   日前,记者在朔州市朔城区利民镇东庄村的土豆种植基地看到,农户...
2025-05-16 11:03:01
打造“无废乡村”新样板 万...
   万全区作为我市饲用玉米和鲜食玉米的主产区之一,农业生产产生的...
2025-05-15 16:02:47

热门资讯

普洱咖啡入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区...   近日,2025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在浙江省举办,由普洱市申报的“普洱咖啡”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成功进入...
贵港“桂字号”绘出乡村振兴“春... 近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广西“桂字号”农业品牌媒体采风团走进贵港市。从池畔水面到云岭茶...
天津市宁河区 延伸产业链 推进...   近日,天津市宁河区专题调研组远赴甘肃榆中县,开展产业项目考察调研,为两地协作发展谋新策、开新局。...
重庆力争农业生产信息化率202...   5月14日,记者从2025年全市智慧农业现场推进会上获悉,我市将聚焦智慧农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
从“会”种地到“慧”种地 ——...    日前,记者在朔州市朔城区利民镇东庄村的土豆种植基地看到,农户们正驾驶着土豆多功能播种机在平整好...
天津北辰:党建赋能非遗传承 电...   走进天津市北辰区双口镇前丁庄村,徽派民居与荷塘相映成趣,非遗高跷鼓点与新创村歌交响和鸣。这个曾以...
小村里的“摇钱树”   近日,《翠花走千村》栏目记者走进蛟河市黄松甸镇,探寻当地蓬勃发展的食用菌产业。  黄松甸镇地处长...
北京平谷区 示范园区种活林下经...   在京郊平谷的层峦叠翠间,时下数十万株牡丹和芍药迎来盛花期,让一片片山林成为网红打卡地。近年来,北...
山东造农机更加智能化自动化多功...   ●目前,山东农机制造企业已发展到2000余家,农机装备产业年营业收入800多亿元,占全国四分之一...
湖南衡山:16.57万亩油菜开...   眼下,正值油菜成熟的时节,湖南省衡山县16.57万亩油菜陆续迎来丰收。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