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水稻亩产何以频频出圈?
创始人
2024-12-05 15:31:47
0

  他种水稻13年,种出7个“浙江省农业之最”。其中,有4个是今年获得的。这个种稻能手就是江山市峰田家庭农场负责人陈彦福。今年7月,陈彦福种植的早稻在“百亩方”和“攻关田”亩产分别达到749.83公斤和754.36公斤,双双打破8年前创下的“浙江农业之最”纪录。11月,他种植的连作晚稻“攻关田”和“百亩方”迎来测产,加上早稻亩产,双季稻“攻关田”和“百亩方”的最高亩产分别为1585.54公斤和1577.09公斤,再破“浙江农业之最”纪录,并在省内首次实现水稻两季总产“吨半粮”的目标。

  陈彦福正是我市推进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落地见效的一个典型代表。市农技推广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将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一号文件的共同要求。我市作为传统的粮油大市,2023年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35.22万亩,总产量达到56.6万吨,亩产达到418.58公斤,较上年实现了“三增”。

  然而,要实现持续增长,难度越来越大。今年,我市将提升粮油作物单产水平作为稳定粮食生产的关键,通过持续的政策支持、良种良技的推广以及硬件设施的提升等措施,不断挖掘潜能,夯实粮油单产提升的“后劲”,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政策激励稳生产

  “我几乎每年都会参加市级的水稻高产示范竞赛,今年成绩不错,早稻亩产拿了一等奖,晚稻拿了二等奖,总共获得10多万元的奖金。”12月2日,常山县健彬家庭农场负责人张春良自豪地向记者介绍道。

  张春良种有400多亩水田,对他而言,最乐意做的事情之一便是研究如何更高效地种植水稻。他表示,政府搭台,拿出真金白银奖励,为像他这样爱钻研的粮农提供了展示和竞争的平台,比学赶超的氛围愈发浓厚。“近年来,随着大家种植水稻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产量也相应增加,选手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就在两三年前,我获得第一名时,比第二名多出50多公斤,而现在,差距已经缩小到只有几公斤了。”

  记者从市农技推广中心了解到,近年来,我市通过积极争取财政资金、科学统筹配套资金,形成叠加合力,激励调动和提升粮农生产积极性。

  种粮补贴标准不断提高。据介绍,去年开始,我市水稻(早稻、单季稻、连作晚稻)规模种植补贴标准由之前的80元/亩统一提高到150元/亩,加上省财政120元/亩规模种粮直接补贴,每亩水稻规模种植补贴达到270元,显著提升了水稻种植收益。除规模种粮补贴之外,种粮农户还可以享受到水稻订单奖励、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粮食生产贷款贴息等各类惠农政策,政策的红利激发了广大种粮主体的积极性,规模种植主体数量稳步增长、规模流转面积持续增加。2020年至2023年,我市粮食规模种植面积从47.5万亩上升到67.4万亩,地方财政补贴资金由3144万元增加到10566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连续12年出台水稻高产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并安排水稻高产竞赛专项奖励资金,推动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像今年,根据政策,对早稻、单季晚稻、双季稻高产示范“百亩方”亩产前五名给予1万元至5万元奖励,高产“攻关田”亩产前三名的生产主体给予5000元至1万元奖励。在政策激励下,增产潜力被进一步挖掘,更多单产水平高、示范带动作用强的水稻示范基地被建立起来,促进我市水稻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据介绍,我市今年共建成省级粮油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63个,相较于其他片区,这些区块的水稻产量亩均要高出5%至10%左右,为粮食高产提供了示范引领作用。

  此外,我市积极争取项目支持,促进粮油单产整县制提升。2024年,全市有4个县(市、区)入选全国绿色高产高效行动县,共获得中央资金1126万元,争取到省级粮油绿色高产创建资金465.8万元,为粮油高产创建和大面积单产提升提供了资金支持和要素保障。

  良种良技推广挖潜能

  对于柯城区坦上家庭农场负责人郑华丽来说,2024年是格外令人鼓舞的一年:他种粮10多年,技术渐入佳境,今年的5000余亩水稻田显著增产,其中早稻亩均产量比去年增长逾10%,收入也相应地大幅增加。

  郑华丽坦言,自己能够实现大面积水稻均衡增产,背后离不开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良种良技推广方面的大力支持。

  良种是高产的基础。过去10多年,我市引进和试验水稻新品种,并举办稻类新品种观摩会,为粮农选种提供参考。经过一年又一年的持续努力,多个高产、优质、抗病的水稻品种,如中组53、中组100、甬优7860、甬优1540、春优167、华浙优261等主导品种在我市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截至目前,我市良种覆盖率超98%,确保了水稻增产和品质提升。

  在粮油高产技术集成方面,我市组建栽培、植保、土肥、农机等专业团队,加强水稻高产技术的集成攻关,先后制定出台《衢州市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技术规程》《早稻-鲜食秋大豆水旱轮作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再生稻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全面提升全市粮油标准化生产水平。

  为了进一步提升农业技术指导的成效,我市还构建起“市县有技术专家、乡有技术骨干、片有科技示范户”的三级科技服务体系。通过实施180名农技干部与1060个规模粮油主体“双联双挂”行动,确保在关键农时和粮油作物生长重点环节,技术干部能分批次下沉到各示范点现场,就良种良技推广、工厂化育秧、单产提升等方面进行指导,有效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此外,我市还建立了农业气象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粮食生产气象灾害的早预警和预防。定期与气象部门、各县(市、区)植保机构及专家会商,分析粮油病虫害情况,制定防控方案,发布预测预警信息,指导避灾和科学抗灾。

  郑华丽正是这一整套体系的受益者之一。在选种环节,他通过参加我市持续举办的水稻新品种观摩会,熟悉了各个品种的表现,根据自家田地的条件和农时需求,合理搭配种子。今年,他选用了10多个早稻品种,为高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播种环节,在农技推广部门工厂化育秧和机插技术的指导下,他解决了早稻育秧过程中的烂苗和低温冻害问题,提高了秧苗质量,工厂化育秧面积从去年的200亩增长至今年的2000亩,为高产埋下了伏笔。同时,机插技术的运用也为抢农时提供了有力支持,保障了产量的提升。在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郑华丽通过新技术推广应用培训、大户交流和专家指导,实现了从粗放型种植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单产的提升也随之顺理成章。

  硬件提升添动力

  粮食单产的提升,不仅得益于良制、良种、良法的保障,同样也依赖于良田、良机等硬件支持。

  近年来,我市以提高粮食产能为目标,高质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绿色农田项目建设,因地制宜开展数字农田新基建、绿色生产技术集成应用和田园生态美化等,从根本上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和宜机化水平。截至去年底,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158.9万亩、绿色农田1.53万亩;今年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2.4万亩,亩均投入资金3500元以上。

  12月2日,记者在常山县金川街道四都畈田块见到,机耕路纵横、路面平坦,新种油菜生机勃勃。“得益于绿色农田建设,我家500亩水田升级后增产增效明显。”常山县竹园里家庭农场负责人郑敏表示,过去,老旧灌溉渠道漏水且不畅,导致效率低下,曾在水稻需水高峰期给自己带来巨大损失。改造后,渠道畅通,增设多个闸门,提高了灌溉效率。同时,周边建立了多个抽水泵站,确保用水稳定,产量提升有了保障。此外,改造前部分田间道路未硬化,狭窄且不平,机械难以作业,只能人工作业。现在道路畅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农机方面,今年,我市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为抓手,引导农业机械以旧换新,促进农机装备结构优化,实现生产效率提升。截至去年底,全市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6%,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9%。今年,这一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在社会化服务主体提档升级助增效方面,今年,我市投入16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推动农事中心建设,在原有提供耕种收农机作业的基础上,拓展了工厂化育秧、烘干加工、农机维修等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广大主体在粮油生产中的各种需求,努力降低种粮成本。

  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省市农事服务中心25家,专业农事服务站108个。得益于农事服务中心项目建设,新增了时产水稻秧苗1000盘以上的全自动工厂化育秧流水线19条,每条生产线平均节省人工60%以上。今年仅早稻机插面积增加了3.4万亩,机插比例提升10.7%,早稻单产平均增加了50公斤左右,主体种植效益亩均增加160元。

相关内容

阿坝州双江口红旗桥引桥垮塌...
11月11日,国道317线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双江口红旗桥引桥发生...
2025-11-12 22:22:27
佘智江被成功从泰国引渡回国...
公安部有关负责人就成功引渡佘智江答记者问。一、此次引渡过程中遇到了...
2025-11-12 22:05:19
联合办赛,全运会添彩大湾区...
篮球男子成年组半决赛现场。 本报记者 蒋雨师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
2025-11-12 21:45:27
女子遭家暴开车逃跑撞死丈夫...
石家庄一女子遭家暴开车逃跑撞死丈夫的案件引发社会关注,10月31日...
2025-11-12 21:22:28
张家界荒野求生15勇士之一...
极目新闻记者 刘孝斌11月12日,湖南张家界“七星山・骆驼杯”国际...
2025-11-12 21:08:10
佘智江被引渡回中国!涉案流...
11月12日当地时间12:45,泰国警方将佘智江押送至曼谷素万那普...
2025-11-12 21:07:12
美华裔医师被灭门案9年后尘...
2016年3月,57岁的华裔医师韩伟东和妻子于惠洁及他们年仅5岁的...
2025-11-12 20:44:43
天津一小区物业突发通告今冬...
极目新闻记者 曹雪娇11月11日,有天津网友发布视频称,其所在的一...
2025-11-12 20:24:09
女子照片被挂故障充电柜大屏...
11 月 11 日,湖南长沙,王丽(化名)向《正在新闻》反映,她发...
2025-11-12 20:02:01

热门资讯

山东日照:抢抓农时 确保冬小麦...   眼下正值冬小麦播种关键期。莒县组织农技专家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确保冬小麦适时科学播种。  在莒县鑫...
全国秋冬种加紧推进 冬小麦播种...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眼下,我国粮食主产区正抢抓农时分类精准施策,全力以赴推进秋冬种。  秋冬...
定陶区:冬小麦陆续出苗 农技人...   立冬节气,定陶区部分地块的冬小麦陆续出苗,当地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依据小麦苗情、土地墒...
平凉市创新冬小麦展示示范机制 ...   去年以来,我市以优化冬小麦品种布局为重点,创新机制模式,严格标准要求,建设冬小麦集中展示示范基地...
我区全力推进冬小麦播种   金秋十月,北方地区进入冬小麦播种“黄金窗口期”。在我区,农户们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播种,区农业农村局...
小麦精量条播技术首次“落种”南...   近日,位于南湖区凤桥镇星火村的北兴家庭农场田野里,一台拖拉机牵引着高精度气吸式电控播种机驶过田垄...
抚宁区留守营镇水稻喜获丰收   近日,抚宁区留守营镇官庄村水稻种植基地的水稻喜获丰收。看着“满田金黄”,种植大户姚大光脸上洋溢着...
安徽庐江脆杆水稻: 秸秆变饲料...   11月3日,白山镇600亩脆杆水稻“科辐粳7号”示范基地里,沉甸甸的稻穗压弯枝头,伴随着收割机的...
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六成 冬油菜...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8日,全国冬小麦播种已过六成,冬油菜播种过九成。  黄淮海地区小...
连云港:376.45万亩冬小麦...   金秋时节,连云港376.45万亩冬小麦播种正火热进行。田间地头,大型播种机来回穿梭,机械轰鸣声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