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靠人工感知环境信息,难精准量化环境条件,也无法24小时现场监测虫情发生动态。而如今,江华的全国农作物病虫疫情田间监测点向控制中心实时传回水稻相关数据,使田间管理更精准、科学、便捷、高效。
在白芒营镇新五庵岭村,江华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正利用新近投入使用的监测预警物联网系统实时查看虫情等农业信息,并进入田间监测点对设施设备进行观察、维护。监测点的不锈钢箱和田间地头上的透明容器收集了大量虫体样本,通过智能虫情测报灯、农情摄像机等先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包括虫情、图像采集、小气候、生态监控在内的多项作物生长参数。 江华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负责人奉明凤介绍道:“通过性诱那个虫进入我们的观测范围,之后我们可以根据那个幼虫的规律推测最佳的病虫防治时期,达到绿色防控的作用。” 随后,农业技术专家活跃在田间地头,仔细观察晚稻的生长状况,认真检查叶片、茎秆和根系,不遗漏任何可能的病虫害迹象。结合田间监测点提供的数据,他们为农户提供晚稻田间管理的指导,详细讲解病虫害的防治策略以及绿色种植技术。 “有一百五六十亩,大概是一天都要不到几个小时就搞定的了,很负责任他们,喊我什么时候杀虫啊,用什么什么药治什么病用什么药。”农户奉开味说道。 今后,江华将持续发挥观测点作用,完善农业科技服务,引进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为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植物病虫站我们县里一共建了四座,我们有专人进行管理这个数据,24小时都是在运转的。在人工观测的基础上,更加的智能化,可以更好地掌握全县的发生状态,节约很多人力。”江华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负责人奉明凤说道。下一篇:辽宁辽阳市千亩水稻丰收在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