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玉米水肥一体化试验示范田测产创新高
创始人
2024-11-17 15:32:30
0

  丰收时节,共享喜悦。

  9月24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泾川县荔堡镇西关村博奥农业试验基地,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观摩测产会在百亩水肥一体化玉米高产示范田里拉开序幕。

  测产会现场,人头攒动,人们满怀喜悦,只为亲眼目睹这丰收的盛景。高产田内,一排排玉米果实金黄璀璨,粒粒大而饱满,整齐地排列着,宛如等待检阅的士兵。参与观摩测产的省市科技人员,有的专注地端详着玉米的品相,眼神中满是惊喜与赞叹;有的则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丰收场景,还有不少人认真地收集着相关资料,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测产专家组对示范田进行了实收实测。他们按照玉米测产标准,测量种植面积、玉米实收产量、出籽率、折合14%标准粮水分,最终折算出了实际产量。“亩产量达到了1310公斤!”专家激动地宣布结果,现场掌声雷动。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农民传统种植的玉米亩产量仅有 600 多公斤。这一数据清晰地展示了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显著优势,其种植出的玉米粒粒封顶,增产增收效果令人瞩目,赢得了现场观摩人员的啧啧称赞。

  这不仅仅是一次产量的突破,更是平凉以新质生产力驱动农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近年来,平凉玉米面积逐步提升,平均年种植总面积14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674.3公斤,总产97.93万吨。为进一步提高平凉玉米单产水平、水肥资源效率和种植效益,市农科院一直积极引用和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模式。

  今年初,平凉市农科院、甘肃博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合作,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侯鹏研究员的技术指导下,开展水肥一体化玉米高产技术试验示范,通过实施“土地精细耕整+耐密品种+宽窄行种植+导航播种+滴灌水肥精准供应”等集成技术,破解平凉以往种植密度偏低、田间管理粗放导致的产量不稳、水肥利用效率较低等问题,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高产的秘密之一是水肥一体。“每个地块都有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设备,可实现精准灌溉、施肥,和传统方式相比,不仅节水、节肥,省工、省时,而且增产增效。”市农科院副院长张素梅介绍说:“通过滴灌水肥一体化系统可以对玉米生长期实施精准施肥与给水,让玉米实现密植,达到高产。”

  高产的另一个关键是品种。甘肃博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旭东表示:“要实现玉米单产的新突破,良法需配良种,品种亦是关键,今年水肥一体化项目,我们选的是经过甘肃省审定的我们博奥公司自己选育的种子博奥521,这个品种高产、优质,千粒重高达436克,综合抗性强、适宜密植,在陇东地区,大田生产以每亩4500株为宜。在水肥一体化种植模式下,将原来玉米均等的行间距改为宽窄行的种植方法,种植密度可增加到7500株/亩,既可保证玉米的通风透光,又可提高玉米的水肥供给,最终实现了高产。”

  平凉市农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国钰告诉记者,“市农科院玉米课题组与博奥农业加强合作,今年着力做好百亩水肥一体化玉米示范田,通过技术实施,达到了亩产玉米1300公斤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总结完善提高,进一步优化技术集成,筛选适宜品种,制定出适宜在全市示范推广的旱作玉米水肥一体化生产新模式,在平凉进行推广种植,提高粮食作物产量。”

  据悉,甘肃博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荔堡镇流转土地成立玉米新品种科研基地,研发选育博奥001、G977、H6662、博奥521、平选育1号玉米新品种,并通过甘肃省审定,这些新品种填补了平凉30多年来没有本地育种企业选育出玉米品种的空白,同时也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和大规模产业化应用。

  接下来,中国农科院、平凉市农科院、甘肃博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龙头企业将继续深度合作,更加因地制宜发展高附加值的农作物,促进土地充分利用、农业更好的发展,让村民得实惠、有盼头,助推乡村振兴。

相关内容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
2025-02-21 14:31:57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
2025-02-21 14:31:56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
2025-02-21 14:31:56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
2025-02-21 09:31:36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
2025-02-21 09:31:35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
2025-02-21 09:31:35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
2025-02-21 09:31:34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
2025-02-21 09:31:33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
2025-02-20 11:05:47

热门资讯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有...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返青、冬油菜进入蕾薹期,长势均好于...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关键环节。我市全面启动引黄灌溉工作...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小麦新品系,将对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保...
温宿县打响春管战 小麦“饱餐”...   随着气温稳步回升,新疆温宿县广袤田野上的27.5万亩冬小麦,迎来了返青的关键时期。各乡(镇)迅速...
“中原粮仓”雨水启春耕 小麦苗...   18日早晨,在河南郑州市黄河畔的中原种业科技园,“新农人”张希钻进大棚,察看西瓜、番茄苗株的生长...
万象“耕”新 春小麦播种忙   农时不等人,春日胜黄金,眼下正值春耕生产的黄金期,武清区各镇街抓住气温回升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
从科学家的田到农民的田,小麦如...   记者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农科院小麦产业专家团2024年工作总结会暨2025年大面积单产提升推进会上获...
惠民组织召开春灌动员会 科学调...   2月17日,滨州市惠民县召开2025年春季农业灌溉动员会议,安排部署2025年春灌工作。  会议...
河南舞钢:小麦春管正当时 专家...   近日,在河南省平顶山市舞钢市武功乡滚河孙村的麦田里,农技人员正细致检查苗情、监测病虫害,对麦苗的...
全国春耕开局:黑土地吃上有机餐...   “雨水”节气将至,全国春季田管和春耕备耕由南向北陆续展开。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目前冬小麦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