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种玉米,还得去街里卖,走街串巷拿大喇叭喊,麻烦不说,价格也没保障。现在加工厂直接收,有了稳定销路,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番。”科右前旗德伯斯镇阿日林一合嘎查农民孟宪宝笑着说。
初秋时节,德伯斯镇的田间地头满是翠绿,成片的甜玉米穗颗粒饱满、香气四溢,一场围绕甜玉米的“丰收产业链”正热闹展开。而这场丰收的“后半篇文章”,正由科右前旗昌隆玉朱种畜专业合作社接力——每到这个时节,合作社的甜玉米加工厂便准时开工,与田间采收的忙碌遥相呼应,处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走进合作社的甜玉米加工厂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立刻盖过了外界的声响。流水线上,工人们正马不停蹄地对刚从田间收购来的甜玉米进行分拣、清洗、蒸煮,每一个环节都紧张有序。德伯斯镇好仁村村民尤玲玲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手上动作不停,对着镜头笑着说:“我家就在加工厂旁边,以前农闲时只能在家待着,现在来厂里做工,一天能拿200块工资,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孩子,比出去打工强多了!”
“加工厂一头连着农户的‘粮袋子’,一头连着市场的‘菜篮子’,让当地的甜玉米产得出、销得好、加工增值。”科右前旗昌隆玉朱种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郭丽丽介绍,目前,工厂已与德伯斯镇周边的6个嘎查村300多户村民签订了收购协议,每棒玉米的收购价高于市场价0.2元。“我们还将扩大收购规模,增加玉米产品品类,吸纳更多村民来厂务工,分享产业链增值的红利。”
从田间采收的忙碌,到车间加工的有序,德伯斯镇正以“企业+农户”的模式,把甜玉米变成了带动村民增收的“黄金作物”。据悉,今年科右前旗昌隆玉朱种畜专业合作社甜玉米加工厂甜玉米产量达700万穗,带动合作社户均增收7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