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创始人
2025-06-19 15:03:09
0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农业农村部18日发布,截至当天,小麦收获进度已达96%。西南、黄淮海等重点麦区收获均已圆满收官,今年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基本结束。   今年各地积极应对高温炎热和多轮大范围降雨天气影响,高效调度机具,强化部门协作,加强服务保障,全力组织抢收。今年麦收节奏紧随小麦成熟时间快速调整高效推进,总体进度比常年快了2—3天。   今年河南大规模机收从5月19日开始,到6月9日基本结束,历经22天。河南省农机农垦发展中心生产服务处处长刘宏伟介绍,收获期间天气以晴好为主,机具准备充分,机收率达99.8%。   刘宏伟:全省投入收割机约21万台,日收获小麦超过500万亩的有4天,其中5月30日当天全省日收获小麦达715万亩,是今年麦收期间的最高峰。   河南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高产栽培岗位专家李向东表示,今年收获的小麦质量较好。   李向东:麦收期间基本上没有降雨过程,加上前期抗旱浇水比较及时,病虫害防治也比较好,总体上呈现出籽粒灌浆比较充分,病粒霉粒较少,从收获的籽粒商品性来看,属于比较好的一年。   今年夏收全国投入联合收割机80多万台、其中跨区作业的超20万台,国产每秒9公斤—10公斤大喂入量联合收割机已成为跨区主力机型;单机日均收获面积达80亩,效率比5年前提高了30%以上。预计今年全国小麦平均机收损失率继续控制在1%以内的较好水平,为夏粮丰收到手和全年粮食稳产保供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刘录祥指出,根据专家团调度的情况来看,今年夏粮产量预计不低于去年。 刘录祥:100个大面积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我们调度下来的小麦的产量数据也是好于往年的。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主力品种,主力机型的农机具的跟进、不断更新,补贴政策的到位,使得农机助力我们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对我们今年的夏收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保障。

  

相关内容

武汉原市长周先旺,被撤销资...
编辑|余晖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2025-08-26 18:07:03
风声|“鲁迅”和禁烟风波:...
作者|刘远举财经专栏作家多家智库研究员近日,有游客投诉浙江省绍兴市...
2025-08-26 17:47:24
受贿3.16亿,副部级“老...
2025年8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
2025-08-26 17:46:29
游客称吴彦祖8年前盖的“漂...
近日,有游客来到舟山嵊泗县的黄龙岛游玩时,慕名前往2017年吴彦祖...
2025-08-26 17:23:38
租下公立医院后,原副县长非...
2002年,在辰溪县人民医院的经营“举步维艰”之际,曾担任该县政协...
2025-08-26 16:43:48
出狱当网红的副行长被禁言,...
极目新闻记者 王柳钦近日,一名自称某银行支行前副行长的男子肖某在视...
2025-08-26 16:11:58
日本呼吁各国不要参加九三阅...
8月26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问:据报道,24日,...
2025-08-26 16:11:38
德保县燕峒乡:从30亩试验...
  走进德保县燕峒乡城屯村,空气中弥漫着百香果特有的馥郁芬芳。连绵...
2025-08-26 16:02:21
因地制宜铺就乡村全面振兴“...
  夏秋之交,驱车行驶在大连市普兰店区铁西街道快二线,平整宽阔的柏...
2025-08-26 16:02:16

热门资讯

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 我市两...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强化粮食安...
鹤峰走马:千金村水稻长势喜人 ...   金秋时节,鹤峰县走马镇千金村1087亩水稻相继进入成熟期。行走在千金村的田野间,沉甸甸的稻穗压弯...
“智慧田管”绘就水稻好“丰”景   手机看田,云端管农。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在农业农村领域的深入应用,传统农业正悄然向数字化、智能...
田间送“凉”方 减轻水稻高温热...   连日来,持续的高温天气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严峻挑战。当前,我区大面积粳稻正处于拔节长穗期,部分早熟籼...
为盐碱地小麦装上“耐盐芯”   沧州市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盐碱地里,丰收的旱碱麦已经进仓入囤。  渤海之滨,众多科研育种团队以提高...
新疆巴里坤:19万亩春小麦开镰...   进入8月中下旬,地处东天山脚下的新疆巴里坤县19万余亩春小麦迎来收获季。这两天,大型联合收...
颍州区“四良”体系创小麦高产新...   近日,颍州区创新实施的小麦高产技术模式入选全国农技中心“2024—2025年度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
口粮需求保持弱势 小麦拖市范围...   南方高温天气使得口粮交易活跃度进一步降低,未来淡季更淡的行情仍将延续。各品种行情:大米需求疲弱,...
科学家为玉米装上“科技芯” 沙...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但单产仅达国际先进水平的60%,增密是增产的主要途径。而增密又会带来新的问...
“三夏”全市累计投入 小麦联合...   农机是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的主力军,近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三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