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正在积蓄上涨动能
创始人
2024-12-27 15:32:23
0

   2024年国内玉米价格继续下探,截至12月20日,根据国家统计局二等黄玉米均价数据,已跌至2032元/吨,同比下跌达到454元/吨,跌幅18.2%,创出2020年4月以来的新低,较2021年3月2915元/吨的峰值下跌30%。尤其新粮上市后,价格的跌势更甚,市场情绪悲观。但仍需看到,在利空不断释放之后,玉米市场正在积蓄向上的力量。

  一是下半年以来玉米饲用量同比增长1000万吨以上。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粗略加总计算,今年前11个月,国内玉米饲用量达到10174.6万吨,同比增532.6万吨。自7月以来,玉米在饲料中的使用比例不断上升,7月为29.8%,同比升2.4个百分点;8月31.2%,同比升5.6个百分点,9月达到34.7%同比升9.1个百分点,10月为39.3%,同比升11.3个百分点,11月超过40%,达到41.8%,同比升8.9个百分点。如果仅计算7-11月,玉米饲用量共4845.2万吨(其中10-11月单月用量均超过1000万吨),同比增加1018万吨,每月分别同比增长30.2万吨、112.8万吨、225.4万吨、351.3万吨和298万吨。

  二是前11月进口总量减少近4成。11月我国玉米进口30万吨,同比减91.8%。自6月起同比减幅明显,6-10月分别同比减50%、34.9%、63.9%、80.9%和87.7%。9-11月三个月跌幅均在80%以上。1-11月累计进口1332万吨,同比减39.9%。农业农村部发布的12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预测,2024/25市场年度(当年10月至次年9月)我国玉米进口量为1300万吨,较上年度大减1041万吨。此外,11月大麦进口72万吨,同比减40.9%,6月出现今年以来首次单月同比减少,7月迅速大幅反弹,8月增幅进一步扩大,仍保持强劲走势,9月再度回落,10月和11减幅扩大;但由于上半年增长迅猛,1-11月累计进口1347万吨,仍同比增39.3%。11月进口高粱78万吨,同比增33.9%,上月是谷物里面唯一增长的,本月也是饲用粮里面唯一增长的。1-11月累计进口829万吨,同比增70.3%。但综合来看,11月进口粗粮175万吨,环比减少11.1%,连续三个月不断刷新年内单月进口低位,同时也创2020年5月以来月度进口的新低,同比跌67.3%。1-11月粗粮总计进口3508万吨,同比下跌4.5%。尽管前期进口量大,但9月以来,饲用粮月度进口量同比减幅从22%扩大至67%,导致前11个月累计进口量首次同比转增为跌。

  三是政策始终在支撑。近期,中储粮是一方面持续扩大玉米收购库点,据经济日报报道,截至目前,中储粮在各玉米主产区共布设收购库点超过340个,积极发挥稳市场稳预期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停止进口玉米的拍卖,两者共同作用,向市场释放托市的信号。

  可以说,前段时间玉米是“以价换量”。尽管近月来,玉米在饲料生产中的使用比例同比上涨约10个百分点,但主要是因为其便宜,饲料总产量是同比下跌的。1-11月全国工业饲料产量28239万吨,同比下跌3.9%。玉米价格持续回落,与小麦等价差拉大才导致用量比例上升,因此这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止跌的作用,而没能对玉米价格提供大幅拉升的动力。相反,随着新季玉米的上市,价格还经历了一波快速下滑。

  一个主要原因港口仍然高企,且主体持仓需求依然疲弱。WIND数据显示,截至12月,南北港口玉米库存量创两年来的新高,其中北港库存更是2020年以来的新高,达到550万吨左右,南港则超过90万吨,仅次于2022年6-8月期间超100万吨的水平。广东部分饲料企业表示,当前南方玉米价格便宜,产区玉米并无南运的优势,需求较低。

  但下一阶段,玉米市场有望实现“以量促价”,后期预计饲料粮的宽松的供需格局将得到调整。一方面,权威机构均预计新年度国内玉米饲用需求将小幅增加。农业农村部专家预警委员会11月报告预计,随着玉米饲用消费稳步增加,深加工企业建库意愿增强,玉米收储稳步推进,农户售粮进度总体快于上年,预计2024/25市场年度(当年10月至下年9月)国内玉米产区批发价为2500-2700元/吨,较2023/24年度的2379元/吨有所上涨。12月初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组织开展的玉米市场调研和形势分析会中,饲料和加工企业对于后期的用粮需求也较为乐观,并表示将增大采购数量,把库存建立在合理水平。据央广网报道,从中国农业农村部获悉,今年前10个月,生猪头均盈利204元,同比增加278元。预计全年头均盈利约200元,上年为亏损76元。报道表示,部分头部企业根据生猪生产效率、猪肉消费等变化,放缓产能扩张。这也将促进饲料产量的回升,事实上,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11月的饲料产量数据,已经在连续多月同比下跌之后,同比回升了1.7%。另一方面,未来短期内进口量预期仍将维持较少的规模,一增一减之下,国内市场供需环境有望改善,利于玉米等价格筑底回升,但空间有待观察,主要看市场增加库存的信心是否得到更大的恢复。

相关内容

0:32完败!赖清德“大罢...
“反赖”民意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在岛内奔涌。赖清德当局蓄意发动的旨在清...
2025-08-23 23:03:47
印度将暂时停止向美国寄送包...
当地时间23日,印度通信部发布公告表示,印度将暂时停止向美国寄送包...
2025-08-23 22:46:45
周口市委书记调整
8月23日,据河南日报消息,日前,中共河南省委决定:黄玉国同志任中...
2025-08-23 20:43:48
处暑开场大范围高温仍将持续...
今天(8月23日)进入处暑节气,但我国多地暑热难消。由于副热带高压...
2025-08-23 19:44:58
“大罢免”全面胜利,朱立伦...
台湾第二波“大罢免”投票结果今天傍晚出炉:7席国民党民代保住职位,...
2025-08-23 19:22:32
青海成立黄河特大桥垮塌事故...
记者从青海省应急管理厅了解到,为切实做好西成铁路(西宁—成都)尖扎...
2025-08-23 19:02:18
大罢免再度完封,台名嘴:赖...
“从上次726到这次823,岛内民众都认为大罢免完全没有正当性。”...
2025-08-23 18:43:30
向中央巡视组诬告陷害副局长...
8月23日,湖北省黄冈市纪委监委通报5起查处诬告陷害行为典型案例。...
2025-08-23 18:24:08
博士新人的婚礼上,县委书记...
据洛浦县零距离消息,8月19日,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委书记余新意,洛...
2025-08-23 17:44:24

热门资讯

新疆巴里坤:19万亩春小麦开镰...   进入8月中下旬,地处东天山脚下的新疆巴里坤县19万余亩春小麦迎来收获季。这两天,大型联合收...
颍州区“四良”体系创小麦高产新...   近日,颍州区创新实施的小麦高产技术模式入选全国农技中心“2024—2025年度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
口粮需求保持弱势 小麦拖市范围...   南方高温天气使得口粮交易活跃度进一步降低,未来淡季更淡的行情仍将延续。各品种行情:大米需求疲弱,...
科学家为玉米装上“科技芯” 沙...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作物,但单产仅达国际先进水平的60%,增密是增产的主要途径。而增密又会带来新的问...
“三夏”全市累计投入 小麦联合...   农机是农业生产和应急救灾的主力军,近日,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三夏...
粒粒甘香藏沃土!皋兰禾尚头小麦...   在皋兰县黑石镇的黄土坡上,有一种古老而独特的小麦品种——禾尚头小麦。微风拂过,一株株小麦轻轻摇曳...
湖北孝昌:44万亩水稻开镰,机...    金秋时节,稻谷飘香。湖北孝昌县44万余亩水稻迎来丰收季,当地抢抓农时,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优势,...
贵州镇远羊坪镇9300亩水稻丰...   当前,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羊坪镇9300亩水稻田已逐渐褪去青翠,披上金黄外衣,稻穗饱满低垂,微风...
贵港平南:机械化赋能水稻种植 ...   时下正值晚稻抢种关键时节,各地农户正抢抓农时开展机械插秧工作,连日来,贵港市平南县官成镇双马村的...
电力护航助粒满 精保稳收玉米香   “太及时了!这玉米可是我们家增收的指望,有你们在,我们搞种植的底气更足了!”近日,鄂尔多斯市鄂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