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盆清水,能洗去尘埃,却洗不掉公众的质疑。据媒体报道,近日,兰州教育机构兰州德优教育培训发布了一条视频,引起了争议。视频内容是老师在操场上给学生洗脚。有网友认为整个社会都在提倡尊师重道,现在让老师给学生洗脚,简直是倒反天罡,不尊重老师。这种形式化表演,认为将老师置于低姿态,不仅扭曲了师道尊严,还可能加剧教育的功利化倾向。
网络搜索相关资料显示,兰州德优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所专业从事问题青少年心理教育、行为教育及文化教育的专业心理教育机构。这所学校有些类似社会上的特殊教育学校,对10周岁到18周岁有不良行为习惯如有网瘾、叛逆、早恋、厌学、不懂得感恩等问题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干预和行为矫正。学校宣称采用亲情家庭式教育,以心理疏导为主,以爱促教,因材施教的教育管理模式,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听起来不错。而且,老师给学生洗脚,并不是新鲜事。
2020年12月4日,安徽阜阳某幼儿园,教师韩老师在晨检时发现一名中班男孩光脚穿着湿透的鞋子,脚部沾满泥污。她立即利用空闲时间为孩子洗净双脚、修剪指甲,并购买新鞋袜更换。

2023年7月3日,陕西延安一幼儿园给孩子们做毕业纪念册现场,需要孩子按手印和脚印,按完脚印小脚上都是红色印泥,老师挨个给每个孩子洗了脚。

这两件事都没有引起争议,反而获得无数点赞,甚至称赞其为“最美老师”。
兰州这次老师给学生洗脚之所以会引起争议,是因为被洗脚的学生已经是青少年了,完全有能力自己洗脚。非要让老师给这样的青少年洗脚,而且是公开场合,像仪式一样,很难摆脱作秀的嫌疑。用一场有作秀嫌疑的洗脚,让不懂感恩的学生从此学会感恩,究竟有多大效果,真不好说。
兰州市教育局已表态“正在核查”,并指出该机构的言论“有一定误导倾向”。天眼查数据显示,该公司已于2024年3月19日被依法注销,丧失合法经营资质。
洗脚仪式看似温情,实则游走在尊严与表演的边缘,忽略了教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崇高定位。一般社会共识是教师享有社会尊重,将老师置于公开“服务”姿态,可能制造心理不适,还容易被解读为“表演秀”。
如果教育机构拍摄此视频仅为流量营销,而不是真诚实践,就落入了形式主义窠臼。类似事件并非个例,部分社会教育机构为求生存,转向“网红式”宣传,牺牲教育品质,已引起教育界关注。
回到兰州这次事件,感恩教育应通过对话、项目式学习等低姿态方式,而不是高调的“表演”。教育不是流量游戏,而是百年大计。教育之水,应当润物无声;感恩之行,贵在心诚而非作秀。 只有平衡师道尊严与教育创新,才能让“洗脚”成为心灵的涤荡,而非尴尬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