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
当地时间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会议(COP30)正式开幕。作为东道主,在前几日的气候峰会上,巴西宣布启动“热带森林永久基金”(TFFF)并注资10亿美元。
该基金由巴西在2023年首次倡议并牵头成立,目标规模达1250亿美元,融合主权与私营部门投资,核心旨在为保护热带森林完整性的国家提供年度激励。
据巴西《圣保罗页报》10日报道,印度尼西亚、挪威、葡萄牙和法国等国已成为首批捐赠国,TFFF目前已累计获得55亿美元承诺资金。中国对这一倡议表示赞赏,但暂未加入捐赠国行列。
报道援引谈判参与人士消息称,中国谈判代表已告知巴西方面,中方原则上支持该基金理念,但在财务承诺上持保留态度。其核心依据是“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原则”(CBDR),主张发达国家应在全球气候融资中发挥主导作用。
这一原则自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通过时便已确立,明确发达国家需率先应对气候变化。原因包括发达国家自工业革命以来温室气体排放量更大,对气候变化负有历史责任;发达国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也比发展中国家更具应对能力。
历届气候大会均强调该原则的重要性,但近来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企图模糊或歪曲这一核心共识,本质是为了掩饰自身减排不力、拖延支付已承诺气候资金等问题。
报道指出,这一原则也长期指导着中国参与国际气候谈判的立场。中国在环境保护多边倡议的投资上向来秉持谨慎态度,更倾向于强调自身在国内减排和技术转让上的能力,而非直接提供资金支持。
恰在COP30开幕当天,大会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André Corrêa do Lago)接受采访时直言,富裕发达国家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缺乏热情。他呼吁更多国家追随中国在绿色能源领域的引领,而非抱怨竞争。
这位巴西资深外交官指出,“在某种程度上,全球北方热情减退的背后,是全球南方正在积极行动。这种趋势已持续多年,但从未像现在这样受到关注。”
他特别提到,中国虽是全球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也是全球最大的低碳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更重要的是,“中国带来的解决方案惠及所有人,而非仅服务于自身”。

当地时间11月10日,巴西贝伦,COP30联合国气候峰会,COP30主席安德烈·科雷亚·多拉戈(右)在新闻发布会上。视觉中国
香港《南华早报》提到,国务院新闻办公室8日刚刚发布的《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系统展现了中国近5年来绿色转型的重大成就。
在“绿色低碳国际合作”方面,白皮书也再次强调,“中国推进高水平、高质量绿色低碳国际合作,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等方面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据《圣保罗页报》10日报道,巴西财政部长费尔南多·阿达接受采访时表示,希望在巴西担任COP主席国期间,TFFF的承诺资金能突破100亿美元。他还提到,中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荷兰都已对该基金表达了支持态度。
上周,被问及“中国为何没有明确宣布投资”的问题时,阿达回应称需对此保持耐心。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节奏,”他在贝伦表示,“这个项目仍处于初期阶段,即便是我们,也花了两年时间才作出巴西的第一个承诺。”
他同时强调,中国对该基金的兴趣是真诚的,但加入这类机制“并非小事”。
另有消息人士向《南华早报》透露,巴西总统卢拉的一名助手表示,卢拉希望推动对话超越公开表态阶段,争取中方具体投资承诺。
报道称,作为COP30的主办国,巴西已投入大量外交资源,力图让TFFF成为此次峰会的重要遗产。确保中国参与将不仅赋予该基金财务上的分量,还将赋予其象征意义,从而弥合发展中经济体与传统大国之间的分歧。
而巴西政府自身也希望借助COP主席国身份,在气候辩论中发挥领导作用,其目标是更多扮演促成协议达成的谈判者角色,而非仅追求自身利益的参与者。
今年是《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的关键节点,也是协定要求各国提交新一轮、更具雄心的国家自主贡献(NDCs)的“交卷年”。 COP30不仅将评估各国在减缓与适应行动中的集体进展,也将决定全球能否把“1.5℃目标”从科学共识转化为务实行动。
在此背景下,中国已在9月24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这一目标首次从碳强度控制转为绝对量减排,且覆盖全经济范围、包含所有温室气体,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据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介绍,中国这份NDC目标含金量十足,减排幅度和绝对量均显著高于欧美国家同期水平;同时,中国还立下雄心勃勃的可再生能源目标,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总装机容量要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36亿千瓦。
10月底,生态环境部公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进一步明确了中方关于COP30的基本立场和主张。
中方提出,坚守并落实《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这是全球气候治理的制度基础,强化落实是COP30的主基调,各方应遵循其目标,体现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充分考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历史责任、发展需求和国情能力方面的差异,坚持《巴黎协定》确立的国家自主贡献的制度安排。
中方强调,发达国家应正视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做出的努力和贡献,积极回应“全球南方”的特殊困难和关切,这是大会取得成功的政治基础。
针对资金问题,中方期待发达国家在率先减排和出资等方面继续发挥带头作用,这将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气候行动能力,增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