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寻人!刘昊宇你在哪儿?”近日,杭州一家主题邮局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则特别的寻人帖,为一张11年前的明信片寻找主人。该明信片字迹清秀、文风烂漫,透露着青春年少的率真,引发网友广泛关注。
仅一天,网友就辗转联系到刘昊宇,如今明信片已通过挂号信的方式寄出,即将回到她手中,不少网友被这样神奇的际遇所感动。10月11日,刘昊宇告诉记者,她和写信者陈小丫(化名)都是襄阳人也是相识十几年的好友。看到这封明信片的时候觉得很奇妙和惊喜,像是电影里才会发生的情节。很感激大家珍视这样一张旧明信片,让它得以重见天日,也让她们珍贵长久的友情多了一件“遗失的证物”。
明信片图。图/某社交平台
【1】藏在废弃邮筒夹缝中的明信片,跨越11年邮往收件人
10月8日晚,杭州一家主题邮局的工作人员正在清理一个废弃邮筒,却不曾想在邮筒底部夹缝中发现了一张旧明信片。这张明信片保存完好,从清秀的字迹中可依稀辨认出其中的内容,信件读来让人觉得既有画面感,又十分纯真,明信片上写道“好的是这冬日难得的温暖!阳光灿烂,天空幽蓝高远,中午就躺在金亮的枯草地上,在风中睡得口水直流~还有的话,回去再说罢!一路想你!”
10月9日,邮局的工作人员在社交平台发布了寻人启事,很快就有自称是刘昊宇同学的网友回复线索,刘昊宇也很快出现在评论区回复,不仅表明自己是收件人,还讲述了两人从小相识、一路扶持的故事,该评论点赞过千,不少网友表示感动。
10月11日,该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联系并确认了网友提供的信息之后,已将明信片寄往收件人。在了解到两人的友情故事后,他们也认为此举十分有意义。“看到时间历久弥新,友谊不变,感到特别感动。这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是太可贵的事情。它已经迫不及待去往了偏离11年的港湾。”
【2】收件人:这张明信片是两人珍贵友情“遗失的证物”
从陈小丫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了这封明信片背后的故事。
两人从小学就相识,但是在初中才成为密友。小学、初中、大学都在一个学校,高中虽不在一个学校,也会找机会见面或打电话。如今两人远隔重洋,仍会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和对方联系,十多年的友谊从未因时间和距离而改变。
今年28岁的她已经博士毕业,11年前,她在读襄阳五中,刘昊宇在读襄阳四中。写这封明信片时,正是高二的寒假,她和同学一同前往杭州参加数学竞赛培训。
作为高中的学生,她的生活总是忙碌的。那趟前往杭州的行程,虽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培训,但也实在是她难得的撒欢时光。陈小丫回忆写信那几天,杭州风和日丽,特别温暖,几乎不像长江流域的深冬季节。她白天上课,中午躺在校园里的草地上小憩,“睡得口水直流”就是这样的场景下发生的。为了将自己那份轻盈的喜悦分享给好友,她如同两人经常做的那样,写了一封明信片并寄了出去。
让她没想到的是,这封信并没有寄出去,而是在11年后,被一群热心的人重新发现。
陈小丫称,两人在少年时期经常通信,大多是关于学业、关于未来的憧憬,也关于某段时间的生活概况。信里或许有迷茫与焦虑,也不乏欢喜与惊喜;有的则是在旅途中顺手写下,寄往远方,以分享彼时彼地的见闻与心境。
本科期间两人的通信。图/受访者提供
在刘昊宇的表述中,这段友谊更显得厚重。她告诉记者,陈小丫是一位优秀、努力、自律的女孩,相比同龄人思想更加成熟,也更有主见。两人并肩前行,共同成长的路上,陈小丫是那个目标明确、步伐更快的人,引领着自己变得更好。初中时两人是同班同学,课余时间的笑闹打趣,学业上的互帮互助,成为少年时光珍贵的回忆。高中时两人分别在四中五中学习,但一有机会总是想办法见面。高考后两人如愿以偿进入心仪的学府,再次于北京大学的校园重逢。刘昊宇学医,从本科读到博士。陈小丫本科毕业后去德国求学,如今已博士毕业。求学路上,困顿失意时,总有彼此的陪伴鼓励;面临人生重大决策时,两人会认真慎重地给出建议,“是彼此的支柱”。遇到生日和节假日,两人也会给对方送去祝福或礼物。
不少网友感叹和羡慕这样的友谊,刘昊宇表示这离不开两人共同的付出和维护。这段珍贵的友谊是她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感谢众多网友在快节奏的生活里,帮助和见证这封走失的明信片的回归,这是她的世界中“微小的奇迹”。
因为相隔遥远,两人之间写信和明信片这种交流方式渐少,近年来她保留下来的还是本科时期的信件。刘昊宇告诉记者,上次见面已是两年前,明年自己毕业,两人期待着可以一起去毕业旅行。而现在,她正耐心等待着这封明信片,用原本的速度和方式,缓缓抵达她的手中。
九派新闻记者 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