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国家发放育儿补贴,为什么有的人“不领情”?
创始人
2025-08-04 10:22:59
0

风声起,国家发放育儿补贴这一举措本是为减轻家庭育儿负担、促进人口发展的良策。然而,却有部分人“不领情”。或许是一些人对政策的了解不够深入,存在误解,担心补贴标准不合理或发放流程繁琐。也可能是部分家庭本身经济状况较好,觉得育儿补贴对他们的影响不大。还有可能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生育观念作祟,认为育儿是家庭的私事,不愿依赖政府补贴。但不可否认,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和宣传的加强,更多人会理解并受益于这一政策,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贾拥民

均衡研究所学术顾问

浙江大学跨学科中心特约研究员


日前,中办、国办发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立即成为热点。

《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规定,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其中,对2025年1月1日之前出生、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按应补贴月数折算计发补贴。根据该方案,育儿补贴按年发放,现阶段国家基础标准为每孩每年3600元。对按照育儿补贴制度规定发放的育儿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在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认定时,育儿补贴不计入家庭或个人收入。

事实上,自从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建立生育补贴制度”以后,特别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发放育儿补贴”之后,社会上对国家层面的生育补贴政策早就已经有了相当高的预期。

现在实施方案落地了,社交媒体上一些网友又称,一年3600元,不够养孩子啊。算满3年,一共10800元,有人会为了这么一些钱去生育一个孩子吗?“那样做,不是为了得到一勺子醋,而去买了一盘饺子么?”甚至有人调侃称,除非给我送房子,我才会生。

这次发放育儿补贴,是政府拿出“真金白银”补贴育儿家庭,也是我国首次对居民发放普惠式现金补贴,意义当然不可小视。一般估算,全国每年将有两千多万名婴幼儿可以领取到现金补贴。有论者强调,育儿补贴是一项“投资于人”的重大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重视。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么多的人“不领情”呢?下面就来简要地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地方性补贴政策,拉高了大众的预期

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已经有23个省份的不同层级政府出台了生育补贴政策,其中有3个省份已经实现省级层面的政策覆盖。

虽然此前各地出台的育儿补贴方案往往针对二孩及以上,很少有地方政府将一孩纳入补贴范围,但是相比较而言,此前各地出台的育儿补贴标准大多高于现在落地的全国补贴标准,而且有不少地方的政策也已经将一孩纳入了补贴范围。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补贴方案是:一孩,一次性补贴1万元;二孩,每年发放1万元,持续至5岁,总额5万元;三孩,每年发放1万元,持续至10岁,总额10万元。这个力度高于全国标准。

陕西省宁陕县的补贴标准是:二孩,每月600元,发放至3岁,总额2.16万元;三孩,每月1200元,发放至3岁,总额4.32万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的补贴标准是:二孩,每月500元,持续3年,总额1.8万元;三孩,每月1000元,持续3年,总额3.6万元。

湖北省天门市的补贴标准是:二孩,每月800元,持续3年,总额2.88万元;三孩,每月1000元,持续3年,总额3.6万元。(该市还补贴“房票”。)

黑龙江省伊春市的补贴标准是,二孩,每月500元,持续3年,总额1.8万元;三孩,每月1000元,持续3年,总额3.6万元。

以上列举的若干地方政府对二孩及以上的补贴标准,均高于此次出台的全国标准。事实上,已经出台补贴政策的其他地方,对二孩及以上的补贴,只有少数不比全国标准高。

尽管此前很少有地方政府对一孩进行补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是一个突出的例外),但是对二孩及以上的补贴,已经大幅拉高了人们对全国补贴政策的预期。所以当全国补贴方案落地之后,固然是预期兑现,但许多人产生“不过如此”的感慨。(详见附表。)

附表:各地出台的生育补贴政策(不完全统计,有些地区另有房票等其他形式的补贴,未列出)

社会抚养费与育儿补贴,怎么算合理?

传统看法是,父母或长辈对生儿育女更加重视也更加急切,他们也是“催生”“催婚”的重要力量,有意思的是,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上,父母辈对此次育儿补贴政策的反应也不是非常热烈。

他们中有些人持这样一个观点:以前我们多生一个,罚得挺凶,现在要我们多生几个,只给这么点钱?

当然,生育是个人和个体家庭的决策,也许不应该把责任推给政府,但是这种说法反映了不少人的感受。对新生儿补贴三年、每年3600元这个标准,到底是根据什么依据确定的?

计划生育时代,城市地区普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农村地区普遍实行“一孩半”政策(即头胎是女孩可生二胎,头胎是男孩不准生二胎),当时官方要求,“法律规定超生者必须缴纳社会抚养费,不是罚款,而是超生者对社会进行的经济补偿。因为,多出生人口侵占了较多的社会公共资源”。那么,社会抚养费的征收标准是什么呢?

提前生育‌(含婚前生育、未满生育间隔期生育、符合再生育条件未经审批生育):按双方上年收入总额的60%-1倍征收。 ‌

‌多生育一个子女‌:按双方上年收入总额的2-3倍征收。 ‌

‌多生育第二个子女‌:按双方上年收入总额的4-6倍征收。 ‌

‌多生育第三个及以上子女‌:从重征收。 ‌

‌婚外生育‌:按双方上年收入总额的4-6倍征收。 ‌

‌非法收养‌:比照上述标准征收。 ‌

(‌收入界定‌:以上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为准,若当事人年收入低于标准,按统计标准征收;高于标准则以实际收入倍数征收。 ‌流动人口‌:按户籍地标准执行。)

以上标准依据《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及地方实施细则制定,具体执行可能因地区差异有所不同。

有人据此认为,既然当年的“社会抚养费”是根据当事人收入(或当事人所属户籍地的人均收入)的若干倍来确定的,那么现在的补贴也应当如此。显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规定的补贴是达不到当年的社会抚养费的标准的。

育儿补贴不能落入“拉动消费”的叙事陷阱

不管怎么说,由中央政府在全国层面上对所有新生儿发放育儿补贴,尽管金额不如一些人预期高,都是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事情。

首先,从人口政策来说,“只要生了孩子国家就会发钱”,表明国家的人口政策彻底转向了鼓励生育和支持生育,这一政策惠及千家万户,不仅可以增进民生福祉,同时也是“投资于人”的重要措施。

其次,这意味着,国家层面已经真正认识到了我国最严峻的问题之一是“孩子太少了”,这是未来生育观念以及相应的预期的变化的第一步。

最后,这代表着在人口和生育政策领域,计划的成分基本完全消失了。此前各地出台的鼓励生育政策,仍然区分一孩、二孩、三孩,仍然带有计划生育的色彩。相比之下,这次补贴,由于不再区分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已经没有这种色彩了。

最后这一点其实非常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将生育的自主决策权完全归还给个人,国家即便要鼓励生育,也就应当以这一点为基础和出发点。因此,对于这项育儿补贴政策的宣传和解释,也许本来应该将重点放在这个基点上。

遗憾的是,不少媒体很快就将这项补贴政策纳入了“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的叙事框架。许多人马上开始计算:全国每年大约有两千万孩子可以收到补贴,那么可以释放多少千亿的消费,进而拉动GDP多少个百分点……

这样一来,也就把生育孩子这件事情彻底纳入了经济计算。而一旦进行经济计算,任何人都会发现这点补贴是远远覆盖不了成本的。

根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中国家庭(不包括港澳台地区),0-17周岁孩子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其中,上海、北京、浙江为养育成本最高的三个地区,分别高达101万元、93.6万元和85.5万。三年补贴1万多元,怎么够呢?

上面提到的还只是养育孩子至17周岁的成本,还有未来接受教育和恋爱、结婚并生育再下一代的成本呢?所有这些,在很大程度上也都需要父母来支付部分费用的(或给予支持的)。

无论如何,要让本来不想生孩子的人生孩子,从成本计算的角度去说,这些补贴确实是不够的。进一步,人们会质疑,补贴三年、每年3600元这个标准的确定,既然不是根据育儿成本确定的,那么是根据“财政可以承受的限度”确定的吗?抑或是根据“拉动经济”的数额来确定的?那样的话,这种感受反而会影响生育动力。

所以,计算生孩子能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这既不合理,也不现实。生育,终究是一个个人和家庭选择的权利。

本文系凤凰网评论部特约原创稿件,仅代表作者立场。

编辑|柏林

相关内容

河南老君山突发停电,致游客...
河南老君山突发停电,致使众多游客被困缆车,这一突发状况瞬间引发了游...
2025-08-04 14:04:01
尺素金声|财政资金精准发力...
“尺素金声”,在财政资金的精准发力下,“两新”政策正持续显效。财政...
2025-08-04 13:45:58
一家三口被海浪卷走,2人获...
一家三口本在海边享受美好时光,却不料被突如其来的海浪卷走。这突如其...
2025-08-04 13:45:16
多名佛教高僧卷入性丑闻,泰...
近日,数名佛教高僧卷入性丑闻事件,这一丑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2025-08-04 13:23:41
大搞学术腐败,侵吞科研经费...
王汉青曾先后担任湖南四所高校党委书记,却大搞学术腐败行为,严重违背...
2025-08-04 12:25:49
14岁女孩遭殴打,两名未成...
14 岁女孩遭殴打,两名未成年人拟送矫正。专门学校是对有严重不良行...
2025-08-04 12:24:26
“小孩哥”兼职代送走红,锻...
“小孩哥”兼职代送悄然走红。这个看似稚嫩的身影,却以坚韧的步伐穿梭...
2025-08-04 11:43:44
我市5个品种入选2025年...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
2025-08-04 11:30:39
一棵上海来的黄桃苗,让深山...
  7月28日,中国·炎陵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暨第十一届炎陵黄桃大...
2025-08-04 11:30:38

热门资讯

河南老君山突发停电,致游客被困... 河南老君山突发停电,致使众多游客被困缆车,这一突发状况瞬间引发了游客们的不安与担忧。景区迅速做出反应...
尺素金声|财政资金精准发力,“... “尺素金声”,在财政资金的精准发力下,“两新”政策正持续显效。财政资金犹如精准的指挥棒,精准投向“两...
一家三口被海浪卷走,2人获救,... 一家三口本在海边享受美好时光,却不料被突如其来的海浪卷走。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巨大的悲痛...
多名佛教高僧卷入性丑闻,泰王罕... 近日,数名佛教高僧卷入性丑闻事件,这一丑闻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佛教本应是清净之地,却出现如此不堪...
大搞学术腐败,侵吞科研经费,王... 王汉青曾先后担任湖南四所高校党委书记,却大搞学术腐败行为,严重违背了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他利用职务之...
14岁女孩遭殴打,两名未成年人... 14 岁女孩遭殴打,两名未成年人拟送矫正。专门学校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学校。...
“小孩哥”兼职代送走红,锻炼是... “小孩哥”兼职代送悄然走红。这个看似稚嫩的身影,却以坚韧的步伐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利用课余时间投...
我市5个品种入选2025年国家...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5年)》,全国21种农作物的326个优良...
一棵上海来的黄桃苗,让深山飘香...   7月28日,中国·炎陵第三届炎陵黄桃文化季暨第十一届炎陵黄桃大会在湖南炎陵县中村瑶族乡平乐村开幕...
通州有了玉米公园 位于于家务 ...   七月的北京,玉米地翻涌着绿浪。在刚刚开园的北京玉米新品种智慧展示公园里,来自全国各地的48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