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暴雨,靠什么扛
创始人
2025-07-29 13:03:30
0

华北暴雨,靠什么扛?在这极端的天气面前,人们展现出了坚韧与勇气。靠的是坚实的防洪设施,那一道道堤坝宛如钢铁长城,守护着城市与乡村。靠的是英勇的防汛队伍,他们日夜坚守在一线,不顾风雨的肆虐,全力排险救灾。靠的是先进的监测预警系统,及时为人们提供准确的信息,让大家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同时,也靠每一位普通民众的团结与配合,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应对暴雨带来的挑战。在这场与暴雨的较量中,我们用坚定的信念和行动,书写着抗灾的壮丽篇章。


作者 | 奚佑 一墨

编辑 | 张来

雨下个不停。

身处华北,无论在哪座城市,只要打开手机,预警便透过短信和新闻弹窗接连不断地跳入视线。令人记忆犹新的“23·7”华北强降雨仅仅过去了两年,破纪录的暴雨又降临华北。

自7月23日以来,北方多地持续遭受强降水影响,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及太行山前区成为强降水核心区。短短一周,北方共有19个国家气象站打破同期历史极值,其中13个站点更是刷新历史极值,河北易县甚至“一天下完了一年的雨”。

2025年7月25日,河北保定市易县,暴雨导致河道涨水 / 图源:央视新闻

7月24日至25日,河北涿州遭遇暴雨,部分街道积水几乎没过小轿车的车窗,只有货车得以在水中通行。被困市民坐在货车的露天货箱上,“开车像开船一样”。

7月25日至26日,河北阜平县,特大暴雨下了将近10个小时,6个乡镇46235人受灾,死亡2人、失踪2人。当地部分小区积水一米余,没过了成年男性的腰部、涌入地下室和一楼住所,电力、通讯系统暂时中断。

河北阜平暴雨造成居民楼积水 / 图源:央视新闻

在北京,26日的强降雨在密云西北部引发了山洪和山体滑坡,当地一名派出所政委在救援途中被卷入洪水,在湍急洪水中抱住一棵大树才未被冲走。两小时后,附近被困群众都被平安转移,他才被铲车救回安全地带。

暴雨往往与内涝相伴,内涝是灾害的延续形态,危害甚至比暴雨本身还大。在屡破历史极值的雨情之下,城市能否抵御内涝灾害,维系基本功能的运转,关键在于埋没在城市地表之下、如人体血管一般复杂且重要的地下管网系统。

地下管网,一直是城市基建的重心所在,是一座城市应对内涝的“生命线”。自2019年中央部署实施城市更新以来,截至2025年5月,全国已累计建设改造各类市政管网50万公里,消除城市的易涝积水点4800个。

暴雨落下,城市再次面临考验。

地下系统

近年来最令人惊心的暴雨灾害,还是2021年的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这场暴雨,让河南因灾死亡失踪398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

事后,据国务院灾害调查组发布的报告,这场悲剧“总体是天灾,具体有人祸”。所谓天灾,是当日突破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的特大降雨。其中的人祸,便包括城市排涝能力的规划不足。

城市区域地面大范围硬化,排洪主要依赖排水系统。依据《室外排水设施规范》,像郑州这类特大城市的内涝防治设计标准应达到抵御50年至100年一遇暴雨的水平。

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防洪抗旱减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而2021年7月20日当日,郑州市主城区共有38个排涝分区,只有1个达到了规划排涝标准,部分分区实际应对降雨能力甚至“不足5年一遇”。

华南城市研究会创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在2025年3月接受南风窗采访时提到,城市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的一个硬伤,就是“新旧城区建设的不平衡”。

有专业人士告诉媒体,彼时郑州市部分地下管道管径偏小,淤积严重,尤其是部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小管径排水管道仍在运行,许多大型排水设施超期服役,长期满负荷运行,导致设施老化严重。

排水管网改造 / 图源:郑州市城市管理局

胡刚说,地下管网是整座城市的问题,仅凭一个片区的修缮,无法解决根本。胡刚向南风窗举了个例子,在降雨频繁时,南方部分地区尽管大规模翻修过地下管网,依然没能彻底解决水患之忧。

小修小补无法彻底解决内涝。胡刚说,但“出于保护老城区历史风貌的考虑,以及担心太过扰民,城市又很难对老城区的地下管网进行大规模改造”。这便使得城市的内涝治理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事实证明,下水管网和排洪系统,就是一座城市最隐匿、最容易被忽视,同时又最能体现治理水平、最关乎城市长久发展的基础建设。

多管齐下

城市内涝正在成为我国发生最频繁、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

近60年来,我国极端降雨发生频次呈显著增加趋势。据水利部统计,2006年至2021年的15年间,我国平均每年有100个县级以上城市遭受内涝灾害,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在国家应急管理部发布的2024年度“全国十大自然灾害”中,暴雨洪涝类灾害占据了其中的6席。

如何应对愈发频繁、集中和极端的降雨,成了城市治理的一个难题。

特别是北方城市。就暴雨的频次、强度和持续时间而言,我国南方依然普遍高于北方,然而,这种情况也在不同年份存在偏差。一份来自2021年国家防汛抗洪总指挥部办公室的报告显示,华北平原地区的雨洪灾害却占据了当年全国灾害总数据的半数以上。

2021年,河南郑州暴雨,工作人员在一建筑工地排水 / 新华社记者 朱祥 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东南沿海等城市,早在基础设施规划之初,就把应对特大暴雨纳入了建设考量,而相对干燥少雨的北方城市对此普遍缺乏经验。

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极端降雨的发生概率大大提升,这对北方城市电力、供水、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应对灾害的韧性是一个巨大挑战。

应该怎么办?在城市应对暴雨的各种措施中,除地下管网的完善之外,还有一个引人关注的概念,叫“海绵城市”。其含义是,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自然山体、河湖湿地、耕地、林地、草地等生态空间,缓解雨洪内涝压力。

早在2018年,郑州市曾出台一项耗资534.8亿的“海绵城市”规划,却对内涝改善并不明显。当地居民会以“这块大海绵,吸水不沾弦”(当地方言,“不靠谱”的意思)来吐槽“海绵城市”建设的不如人意。

“海绵城市”示意图

面对外界对郑州投入巨额资金打造“海绵城市”的质疑,联合国人居署程序委员、国务院外专局规划专家饶及人在当年接受媒体采访认为,一些对“海绵城市”的批评有失公正。

饶及人说,“海绵城市不是‘水桶城市’,海绵的功能本就是吸水而不是排水”。胡刚也向南风窗解释说,“海绵城市”在防洪排涝上只能起改善作用,“城市绿地虽然具备吸水、蓄水的功能,但面对几百毫升的特大暴雨,它也无法及时消化”。

在胡刚看来,要想解决内涝问题,还是需要对地下管网进行彻底的更新改造。“目前的修修补补无济于事,唯有破釜沉舟进行‘深隧’建设,才能更好地解决内涝问题。”他说。

成本之困

“深隧”是什么?

“深隧”全称深层排水隧道,通常埋没于地下30至60米深处,通过与浅层排水系统的有效衔接,实现城市雨污水的收集、调蓄、输送和排放功能。

放眼国际,深隧的研究和应用已有较长历史。在日本,埼玉县东部地下50米深处,就有这么一条长6.3公里的全球最大规模地下排水隧道,被人们称作“彩龙之川”。2019年第19号台风来袭期间,面对暴雨侵扰,“彩龙之川”实现了史上规模排名第三、约1218万立方米的洪水调节,当地浸水房屋户数减少约9成,挽回约264亿日元损失。

日本彩龙之川“首都圈外围排水道”整体示意图

目前,我国武汉已于2021年建成首个正式运营的深隧项目,广州深隧系统的首个试验段工程东濠涌深隧于2022年投入运营,深圳、上海和北京也都在建设深隧项目。可以发现,深隧项目主要集中在一线大城市。

深隧项目之所以建设进度较为缓慢,胡刚说,技术并不是难题,“但在融资、权属、收益等方面的困难,会拖慢它的建设进度”。

深隧项目所涉及的资源规模是普通城市基建项目难以企及的。“彩龙之川”耗费了日本约合2400亿日元、耗时14年才最终建成。

”彩龙之川“中,被称为“地下神殿”的调压水槽

总的来说,对城市基础设施的气候适应性改造,核心困难怎么都绕不开——钱。对深隧建设的争议同样围绕它巨大的造价成本展开:一种声音认为,如此昂贵的工程,不应该被视为应对城市内涝的首选方案和万能钥匙。

特别对于北方城市来说,基础设施的改造成本尤为庞大。据媒体报道,一位熟悉河北省涿州市水利工作的人士曾去江淮地区调研,发现当地将通讯塔下的机房、供电的变压器等设置在距地面一定高度,而在华北地区,很少地方会这么做。而如果仅对通讯塔一项进行气候适应性改造,所需的资金和人力成本都是巨大的。

2023年至2024年,发改委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资金和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共超4700亿元,重点支持城市地下管网改造、排水防涝设施建设等城市更新项目。

而未来,如何适应长期的气候变化、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韧性,对于城市来说,这是一道关乎治理信心的必答题。

相关内容

伊朗披露对以情报战细节:招...
伊朗近期披露了其在对以情报战中的关键细节。据悉,伊朗成功招募了以色...
2025-07-29 21:24:00
对英国能源政策指手画脚,特...
特朗普近日猛烈抨击斯塔默,指责英国的能源政策,称其石油税过高。这一...
2025-07-29 21:04:18
核查:俄罗斯核潜艇近期在美...
近期有传闻称俄罗斯核潜艇在美国佛州附近发射导弹,但经核查,这不过是...
2025-07-29 20:22:49
“输家很多,赢家很少”,德...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格局中,“输家很多,赢家很少”的现象愈发明显。德法...
2025-07-29 19:41:20
特朗普表示可能会应邀访问中...
特朗普表示可能应邀访问中国并称已收到邀请,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若...
2025-07-29 19:02:07
坚决否认损失5架战机,印防...
印防长在面对所谓“损失 5 架战机”的质疑时,竟诡辩称考了高分才是...
2025-07-29 18:44:28
战机表演期间突飞向人群,西...
在战机表演期间,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一架战机竟突然飞向人群。这一...
2025-07-29 18:02:33
内蒙古呼伦贝尔突降冰雹持续...
在这三伏天里,内蒙古呼伦贝尔却突降冰雹,仿佛大自然开了一个奇妙的玩...
2025-07-29 17:23:39
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印乐法师出任少林寺住持,这是少林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印乐法师以...
2025-07-29 17:03:53

热门资讯

伊朗披露对以情报战细节:招募以... 伊朗近期披露了其在对以情报战中的关键细节。据悉,伊朗成功招募了以色列安全机构的线人,这为伊朗获取情报...
对英国能源政策指手画脚,特朗普... 特朗普近日猛烈抨击斯塔默,指责英国的能源政策,称其石油税过高。这一言论引发了广泛关注。特朗普认为过高...
核查:俄罗斯核潜艇近期在美国佛... 近期有传闻称俄罗斯核潜艇在美国佛州附近发射导弹,但经核查,这不过是旧视频且并无实证。在信息传播迅速的...
“输家很多,赢家很少”,德法不... 在当前的国际经济格局中,“输家很多,赢家很少”的现象愈发明显。德法作为欧洲的重要经济体,对美欧贸易协...
特朗普表示可能会应邀访问中国并... 特朗普表示可能应邀访问中国并称已收到邀请,这一消息引发广泛关注。若此访成行,将对美中关系发展具有重要...
坚决否认损失5架战机,印防长诡... 印防长在面对所谓“损失 5 架战机”的质疑时,竟诡辩称考了高分才是关键,不要纠结过程。这一言论尽显其...
战机表演期间突飞向人群,西班牙... 在战机表演期间,令人震惊的一幕发生了,一架战机竟突然飞向人群。这一突发状况让现场观众陷入惊恐。然而,...
内蒙古呼伦贝尔突降冰雹持续约半... 在这三伏天里,内蒙古呼伦贝尔却突降冰雹,仿佛大自然开了一个奇妙的玩笑。那冰雹如豆子般噼里啪啦地落下,...
印乐法师任少林寺住持 印乐法师出任少林寺住持,这是少林寺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印乐法师以其深厚的佛学造诣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传朱立伦无意连任,李乾龙:卢秀... 据悉,朱立伦目前无意连任相关事宜。而李乾龙透露,关于后续走向,卢秀燕或许会在 8 月 23 日之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