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研制集装箱核弹库,这一举措意味着战术核武器的使用门槛可能会再次降低。这种集装箱式的设计使得核武器的部署更加便捷和隐蔽,能够快速运抵不同作战区域。一旦投入使用,将极大改变战争的态势和格局。这不仅增加了核战争的风险,也让国际安全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国际社会应高度警惕美国的这一行为,加强核不扩散努力,推动各国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文/观察者网 山猫】
最近,美国能源部旗下的桑迪亚国家实验室正在开发一种基于20英尺标准集装箱的可移动式“高安全性保险库”,为美军提供一种“安全储存核武器”以及“其他高度敏感资产”的新方式。报道称,首套原型设备计划在即将举行的“灰旗”测试评估演习中展示,该演习通常以展示新型弹药和先进作战系统著称。
桑迪亚国家实验室近期透露了关于这种移动保险库的相关细节,在美国核武器库监管部门、同属能源部的美国国家核安全局(NNSA)提出要求后,运输安全保障项目办公室用六个月时间设计和制造了首套原型。据称,设计团队采用了相比严格规范而言更加强调速度和创新的流程,并基于3D模型辅助的方式加快原型制造进度,结合增材制造、模块复用和货架级开发平台来缩减功能演示原型的制造时间。
一套正在制造中的移动式保险库外壳
根据其发布的原型照片显示,这种集装箱式保险库除门上的两个组合锁具之外,其他的安全特性仍尚不明确。报道称,桑迪亚实验室还负责开发用于安全、隐蔽运输核武器以及“其他敏感核材料”的特种半挂拖车,具备多种防御手段,包括车厢内壁可以喷射粘性泡沫材质来困住闯入者、为防止挂车被窃取拖走而自毁车轴的爆炸螺栓、紧急制动装置和车厢内释放催泪瓦斯等等。
该移动式储存库厚重的防护门上有至少两个安全锁具
尽管开发这种保险库的具体驱动目的尚不清楚,但桑迪亚发布的消息似乎表明,其涉及到一种“快速部署以保护偏远或临时据点的关键材料”能力,新闻稿中还表示,尽管永久性掩体和高安保级别设施是“保护美国最敏感资产的通常手段”,但在许多情况下,无法满足在其他地点安全储存(敏感物品)的需求。虽然新闻稿中没有明确提及核武器的相关字眼,但桑迪亚实验室为这套保险库制作了一个1:14的缩比模型向用户展示,照片显示模型中还包括一些“微型模拟武器”,其外观明显与B61系列航空核炸弹相似。
用于展示的模型中,附带的是B61系列航空核炸弹的缩比模型,昭示了这一设施的主要用途之一
(资料图)平板拖车上的核炸弹测试样品,近处黑色头锥的为B61系列核炸弹(红色弹体和尾翼为新型号B61-12),远处白色头锥为B58核炸弹
B61是美国服役时间最长的核炸弹家族,也是目前美国作战飞机最广泛装备的战术核武器,其最新子型号B61-13的生产型今年五月刚刚交付。而B61-12炸弹则是美国在欧前沿部署核武器的一部分,同时还可根据相关授权提供给北约成员国使用,这些核弹存放在欧洲盟国各个空军基地的固定式安全储存库内,英国莱肯希思空军基地就可能是这些基地之一。由于在未来的“高端战争”中,目前储存核武器的现有基地可能成为首要目标,因此集装箱式移动存储库能让美军“在必要时更灵活地在前言部署核武器(及其他敏感资产)”,为试图跟踪和攻击这些资产的对手制造困难。这些也都与美国空军目前发展的“敏捷性部署”作战理念相符,这一理念主张通过快速、不定期的分散部署来降低在对手面前的脆弱性。
2019年,F-35A测试投掷B61-12“惰性”弹
以集装箱规格制造的保险库,相对于传统的运输储存设施体积小、外形不易分辨,同时还能更便利地利用现有的空中、地面和海上载具进行运输。不过,移动式保险库所提供的防护能力仍远不如传统掩体和其他固定存储设施,而本来低调的集装箱外观也会由于“超常的安保措施”而引起额外关注。
但总而言之,这种保险库一旦作为移动式核弹储存设施投入使用,将极大扩展美军战术核武器的使用范围,挂载战术核武器的战术飞机将能依托此前没有设置固定式核弹储存设施的空军基地活动,特别是相比于欧洲来说更加缺乏核储存能力的西太平洋地区前沿基地,无疑将进一步降低美军使用战术核武器的门槛。此外,“灰旗”演习由于要展示包括在研中的新型先进武器和其他尖端设备,所以也有需要这种移动安全保险库的非核资产,比如AIM-174B等新型空空导弹,在未来一些敏感的常规弹药也有可能在常备储存维护设施建成之前依托这种移动式保险库使用,或者在难以设置永久设施的前沿出发据点临时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