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醚类物质是一类含硫有机化合物。在分子结构中,硫原子与两个烃基相连。它们具有独特的气味,常被用于某些特殊的香料和调味品中。硫醚类物质在化学反应中表现出一定的活性,可参与氧化、还原等多种反应。例如,在有机合成中,它们可作为中间体,参与构建复杂的有机分子。一些硫醚类物质还具有生物活性,在医药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如某些抗肿瘤药物中就含有硫醚结构。总之,硫醚类物质在化学和生物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7月19日,#官方通报余杭自来水异味#:7月16日8时,仁和水厂发现水质嗅味指标异常。初步查明导致异味的为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藻类厌氧降解产生的硫醚类物质。
腥臭味是嗅味轮中嗅觉异味分类中的一种,其中包含了多种物质。目前,文献中报道较多并且存在于水环境中的此类嗅味物质有6种,分别是:甲硫醚(Dimethyl sulfide, DMS)、二甲基二硫醚(Dimethyl disulfide, DMDS)、二甲基三硫醚(Dimethyl trisulfide, DMTS)、二甲基四硫醚(Dimethyl tetrasulfide, DMTES)、甲硫醇(Methanethiol, MT)以及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以上这些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简式如表1所示。
表1 六种腥臭味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结构简式
注:①嗅阈值(Threshold odor number, TON):表示人能够感受到嗅味的最低物质浓度。
给水管网中的硫醚主要有两种来源:一是出厂水中残留有痕量的硫醚。由于原水中含有较多的藻类以及藻类释放物或者原水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使得原水中含有较多的含硫有机质,这些有机质会被微生物降解成硫醚。目前,给水厂的处理工艺能去除大部分硫醚类化合物,但仍可能在出厂水中残留。两次全国范围内的调研结果证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二是前体物在给水管网中经过化学反应或者微生物作用转化成硫醚,这部分也是引起龙头水出现异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