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川小麦有望增产5%以上
创始人
2025-06-11 14:31:00
0

  呈现“两增一持平”现象

  穗数明显增加

  每穗粒数略有增加

  粒重基本持平

 

  今年川小麦增产原因

  高产抗逆品种推广

  先进栽培技术落地

  专家+大户合作模式

  生长期风调雨顺

  病虫害显著减轻

  

  6月5日,在绵阳市江油市维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的仓库内,新收获的麦粒堆成几座“小山”,麦香四溢。该合作社负责人张开莲翻开账本,让他欣喜的是:同样的种植面积,今年小麦产量较去年增加了6万公斤以上。

  张开莲介绍,他种植的 1200 亩小麦,在端午节前才全部抢收完。随着小麦悉数归仓,他的小麦生产告一段落。

  刚刚过去的“红五月”,四川小麦是绝对的“主角”,小麦收割场景由南到北依次铺开。记者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获悉,四川冬小麦收获基本结束。据农情调度显示,截至6月3日,全省小春粮油已收获3819.8万亩,其中小麦已收获928万亩,占播栽面积的99.1%。

  张开莲的麦田只是一个缩影。记者从多种渠道获悉,今年,四川小麦有望迎来一个丰收年。

  呈现“两增一持平”现象

  在德阳市广汉市连山镇万亩小麦高产示范片,经百亩实收测产,该示范片实收面积103.33亩,平均亩产达592.6公斤,最高亩产达688.9公斤。

  据了解,该示范片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西南区高产栽培岗位科学家、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汤永禄及其团队负责实施。汤永禄介绍,万亩示范片里不同麦田之间长势差异不大,整体长势均匀,通过随机抽取样本,并进行百亩实收测产,最终测得产量非常接近万亩小麦单产水平,反映了广汉种植大户的实际生产水平。

  今年麦收时节,四川多地组织了小麦测产活动,一次次测产成绩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事实:小麦增产。

  在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经实收测产,高原小麦实收面积11.01亩,亩产量达640.9公斤。这一产量与当地小麦平均产量450公斤相比,大幅提升。在成都市大邑县,经实收测产,小麦实收面积86.92亩,平均亩产达603.2公斤,持续刷新该县种粮大户对大规模小麦单产的预期。

  穗数、每穗粒数以及粒重是决定小麦产量的三个要素。从播种到收获期间的小麦关键生育期,四川小麦专家们奔赴生产一线,在巡查麦田的同时,为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汤永禄说,将专家们巡田的情况汇总,不难发现,今年四川小麦普遍呈现“两增一持平”现象,即穗数明显增加,每亩地较去年增加1万至5万穗;每穗粒数略有增加;粒重基本持平。“保守估计,今年四川小麦预计增产5%以上。”

  科技含量持续提高

  小麦增产背后,是一批高产抗逆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的推广落地,使四川麦田里的科技含量正逐渐增高。

  近年来,种粮大户冷辑龙在广汉市连山镇流转了300亩地种植小麦,连续多年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去年平均亩产达到530公斤以上。冷辑龙告诉记者,他的麦田高产秘诀很简单,就是照葫芦画瓢,跟着专家学。因为邻近汤永禄团队负责的试验田,冷辑龙成为第一批将专家攻关田技术“搬”到大田里的种粮大户。

  小麦免耕带旋播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先进技术让冷辑龙受益匪浅。“成都平原稻茬田块黏、土壤湿、秸秆多,播种质量不高。通过免耕带旋播种机,能实现一次作业就完成播种、施肥、整地等工序,在简化作业工序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关键是播种出苗的质量非常高。”冷辑龙介绍。

  专家与种粮大户紧密合作,推动专家田品种和技术转化到生产田里的场景,在四川小麦产区随处可见。

  在成都市大邑县,四川农业大学小麦生理生态与栽培团队有一块固定的试验田,通过与种粮大户万富旭合作,一项项先进的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正在逐步推广。据了解,该团队创新的稻茬小麦抗湿高产智能化生产技术,有利于解决成都平原稻茬田的湿害问题,为成都平原小麦单产提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在眉山市仁寿县,该团队还针对旱地小麦抗逆高产高效进行攻关,通过采用“蜀麦1958”“蜀麦1963”等早中熟品种,搭配集成的旱地小麦晚播增密早收全程抗逆化控栽培技术,能使小麦单产提升15%以上。

  “种粮大户通过采用专家的品种和技术,获得了更高的经济效益,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更高,就能更好地将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小麦生产潜力。”汤永禄坦言,随着技术到位率的增加,四川麦田的科技含量也在稳步提升,四川小麦单产提升的科技含金量正逐步显现。

  “播种时没有遭遇雨水天气,出苗整齐,冬季没有干旱影响。”汤永禄告诉记者,从去年年底播种,直至今年5月收获,每个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气温、雨水都有利于小麦生长,可以说四川小麦经历了一个风调雨顺的生长期。

  除此之外,今年四川小麦的病虫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显著轻于常年和去年,大面积生产难觅主要病虫的踪影,也是奠定四川小麦丰产的关键因素之一。(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相关内容

史上首次,郑丽文出席“白色...
【文/观察者网 柳白】昔日刑场,今日追思。台北马场町,这片曾在20...
2025-11-08 21:43:25
日企参展商感叹:中国市场较...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上海“四叶草”本周进入“进博时间”。踏入农...
2025-11-08 21:03:04
塞尔维亚吵翻了:拆北约轰炸...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据《纽约时报》等7日报道,塞尔维亚议会于周...
2025-11-08 19:43:41
接连8例全是年轻人!30岁...
近一个月内,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已连续收治8例脑膜炎患者,他...
2025-11-08 17:45:47
武契奇背弃承诺?俄方要求塞...
当地时间11月2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愿意向欧盟成员国出售弹药...
2025-11-08 17:23:41
男子帮邻居关液化气瓶遭遇爆...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7月2日,在浙江绍兴嵊州市务工的贵州男子钱先生,...
2025-11-08 17:04:32
海军回应福建舰何时形成实战...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黎云、孙飞)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
2025-11-08 16:24:28
男子将热水器钢管通电致妻子...
男子杨某2010年和妻子尹某“网恋”后结婚,二人后因婆媳关系等家庭...
2025-11-08 14:22:37
全运会赛程日历来了!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
2025-11-08 14:04:38

热门资讯

史上首次,郑丽文出席“白色恐怖... 【文/观察者网 柳白】昔日刑场,今日追思。台北马场町,这片曾在20世纪50年代浸染志士鲜血之地,再度...
日企参展商感叹:中国市场较日本... 【文/观察者网 张菁娟】上海“四叶草”本周进入“进博时间”。踏入农食产品展区,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
塞尔维亚吵翻了:拆北约轰炸遗址... 【文/观察者网 阮佳琪】据《纽约时报》等7日报道,塞尔维亚议会于周五通过新法案,批准拆除1999年毁...
接连8例全是年轻人!30岁小伙... 近一个月内,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已连续收治8例脑膜炎患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仅26岁,最小的患者甚...
武契奇背弃承诺?俄方要求塞尔维... 当地时间11月2日,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表示愿意向欧盟成员国出售弹药,即便这些弹药最终可能流入乌克兰。...
男子帮邻居关液化气瓶遭遇爆炸后... 极目新闻记者 邓波7月2日,在浙江绍兴嵊州市务工的贵州男子钱先生,帮助邻居关液化气瓶时被烧伤。11月...
海军回应福建舰何时形成实战能力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黎云、孙飞)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海南三亚某军港入...
男子将热水器钢管通电致妻子洗澡... 男子杨某2010年和妻子尹某“网恋”后结婚,二人后因婆媳关系等家庭矛盾,于2014年12月至2017...
全运会赛程日历来了!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于2025年11月9日至21日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这也是全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走...
特朗普想走人,欧洲急扩军却发现... 俄乌冲突看不到尽头,而美国也正越来越走向孤立主义,欧洲国家急得加速重整军备、重新武装自己的军队,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