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省奋力开创“三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创始人
2025-01-26 09:04:16
0
  原标题:【两会热议】奋力开创“三农”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9月视察甘肃时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

  回眸2024年,甘肃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锚定农业强省建设目标,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提供坚实支撑。

  今年的省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将“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列为2025年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

  立足新起点,如何进一步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今年的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展开热烈讨论。

  现代农业扩量提质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围绕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实施扩量、提质、延链、增效行动,培育一批产值超500亿、1000亿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省政协委员,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杨金泉说,“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加快乡村全面振兴,部署了建设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美乡村建设等重点任务,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明晰了路径。”

  杨金泉表示,全省农业农村系统将认真落实省两会精神,全方位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聚力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方面,聚焦“扩量、提质、延链、增效”八字诀,以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为基础,发展壮大“牛羊菜果薯药”以及粮和种“八大产业集群”,建设牛羊菜药4个千亿元、果薯粮3个五百亿元、种业1个三百亿元产业,力争全产业链产值达到6100亿元以上。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在加快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中,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在省人大代表、陇西县委副书记、县长田学荣看来,乡村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支撑,产业既是增强农村内生发展的动力,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

  近年来,陇西县锚定建设农业强县目标,大力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现代化发展,形成了“中药材标准化、畜草一体化、马铃薯良种化、蔬菜设施化、种业科技化”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田学荣说,将认真贯彻落实省两会精神,立足资源禀赋,持续推动“山坪区中药材、川河区设施农业、千家万户养牛羊”,在做大做强产业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上下功夫,夯实县域经济发展支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甘味出陇”香飘四海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更大力度推动“甘味出陇”“甘味出海”。

  近年来,我省立足独特资源禀赋和产地环境,紧盯市场对绿色化、特色化、多样化农产品需求快速增长的大趋势,聚焦“土特产”,深入实施“甘味”品牌营销战略,着力建机制、强基础、提品质、塑品牌、拓市场,在全国率先培育建设“甘味”省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甘味”系列品牌知名度持续提升,为促进农民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省政协委员,甘肃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懿笃表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甘肃立足区域特色农业优势,用工业思维谋划农业,坚持“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思路,做实做响“甘味”品牌,取得了实质性成效。他建议发挥政府引导和优势平台带动作用,持续开展“甘味出陇”“甘味出海”活动,推动“甘味”从“树品牌”向“拓市场”转段,以品牌“流量”带动市场“增量”,探索推广“政府搭平台、农村建基地、企业建龙头”的共建模式,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效益。

  “我们将深入落实省两会精神,注重发挥‘农垦所专’‘农垦所长’,按照农垦集团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思路和愿景目标,深入实施农垦‘一核五驱一牵引’战略,建设现代农业航母‘甘肃号’,成为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农业企业集团,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肃篇章贡献农垦力量。”张懿笃说。

  省人大代表石红霞来自陇南市两当县左家乡左家村,是两当县黄波菌业科技有限公司的管理人员。“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人大代表,我关注最多的还是乡村振兴。”石红霞说,近年来,左家乡食用菌种植走上了“企业带动+农户种植+零工稳收”的发展路子,家乡的食用菌卖到全国各地,令她信心满满。她建议,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同时加强品牌建设,通过统一品牌形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升“甘味”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农业增效 农民增收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100个左右省级“和美乡村”,让农业增效益、基础更稳固,农村增活力、乡村更繁荣,农民增收入、生活更红火。

  “乡村振兴的途径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振兴的落脚点在农村,振兴的对象是农民。”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李旺泽说,近期,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工作委员会以解剖麻雀的方式,对如何加快实施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收集到一些鲜活的事例,总结了一些重要的经验。他建议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下功夫、出实招。

  “让产业稳定发展,筑牢品牌和品质的根基,培育新农民,让传统农民成为职业技术农民,吃上技术饭,走上致富路。”省人大代表、兰州鑫源现代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建敏表示。她建议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到乡村振兴创业孵化园的建设和运营中来,在有条件的县(区),选择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打造乡村振兴创业孵化示范园区和退役军人新农人培训基地,为新农人和退役军人搭建就业创业的平台通道和可复制的样板试点。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撑。

  省政协委员、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国汉介绍,省农科院根据全省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在全省建立了20多个试验站、400多个试验点,在深度掌握全省农业生产资源禀赋的基础上,采取因地制宜的科技手段,助推我省农业生产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刘国汉建议,要以高科技、高效益为导向,推动科技赋能,全面升级寒旱农业生产体系。向“新”而行,做强品牌,全力再造寒旱农业经营体系,努力将寒旱农业打造成为引领区域发展的“未来产业”、彰显寒旱特色的“优势产业”、助力农民增收的“致富产业”。(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马国顺 杨唯伟)

相关内容

夏粮主产区走稳小麦“田管棋...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夏季粮油主要农作物冬小麦陆续开始...
2025-02-21 14:31:57
80万亩小麦“喝上”黄河水...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期,农田灌溉成为当前农业工作的...
2025-02-21 14:31:56
南繁育种培育一批小麦新品系
   经过多年南繁育种实践,中国农业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一批稳产广适的...
2025-02-21 14:31:56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
2025-02-21 09:31:36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
2025-02-21 09:31:35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
2025-02-21 09:31:35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
2025-02-21 09:31:34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
2025-02-21 09:31:33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
2025-02-20 11:05:47

热门资讯

织牢“点线片面”防止返贫“监测...   这几天,巫山县两坪乡向鸭村党支部书记、主任伍早清又来到脱贫户任珊迪家中走访。刚进院子,任珊迪就起...
乐享“暖心餐” 告别“吃饭难”... 每天中午11点开始,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尹家河村“幸福晚年驿站”都会变得热热闹闹,敞亮的食堂里坐满了前...
促进粮食生产单产提升 长沙计划...   记者在2月18日举行的长沙市全面推广粮食生产“四高”技术、推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推进会上...
天津:农机服务促春耕 春耕备耕是全年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农业农村委“2025年重点工作部署会”精神,按照《...
青海科技创新惠民更惠农   2月17日,记者从全省科技工作会议获悉,去年以来,全省科技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加大医养健康...
7万吨钾肥自天津口岸通关 保障...   2月13日凌晨,“令白”轮在天津大沽口港区完成接卸后驶离码头,标志着天津口岸今年立春后进口的首批...
新疆兵团首个肉羊新品种通过现场...   近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组织羊专业委员会专家,对新疆农垦科学院的“军垦肉羊”新品种进行了现场...
按下春耕春播农资“保供键”   “在提前谋划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坚持源头管理、保障农资质量,延伸服务触角、提升服务质效的基础上,...
重庆启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从产业...   2月18日,全市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会暨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启动仪式举行。会上发布了《重庆市乡村人才振兴...
北京市农业农村局携手市农林科学...   2月17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示范与生产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