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周末之后,小麦玉米虽没有彻底摆脱颓势,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反弹,除了价格过低引发持粮主体不满之外,天气因素也是一个很关键的支撑点,不过以目前的市场局面来看, 大部分厂家还是有压价采购的心态,现在更多的还是在观望,不过有消息称官方开始强势出手干预市场,甚至发改委都出现约谈一些龙头企业,很多分析机构认为这是官方释放的一种信号,认为玉米再次获得上涨的底气!
先说华北及山东地区的天气影响,小编查看了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大部分地区还是以晴为主,好在气温是在不断走低的, 当前华北及山东地区的局面属于典型的供需博弈,只不过掌握主动权的一直都是采购方,不过随着气温的逐步降低,对于潮粮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消息,毕竟存储的难度还是降低,而面对当前如此低的价格,持粮主体的出货速度势必会大幅减弱,更为关键的是,渠道贸易商已经开始进行抄底收购模式,不过从心态较低来看,山东企业一旦上涨,持粮主体出货的占比还是不少的,短期内华北及山东地区掌握主动权的依旧是采购方!
有老板留言询问小编能不能聊聊今年的需求,其实总的来说今年的需求并不弱,甚至对比去年真的是有反弹的,而造成当前这样企业不缺粮的局面出现的原因有三个,一是去年渠道库存,特别是一些大企业跨域区建库和提前订单的签订,很大的缓解了企业的压力,二是进口玉米及替代品的横行,特别是今年三四月份小麦的大跌,直接补充了企业可能出现的“粮慌”,三是中储粮的持续投放,包括但不限于玉米、 小麦、定向水稻及进口玉米等,一些大型的企业甚至有直接从国外采购的权利,看看去年的进口额,真的只是官方采购的吗,其中超过50%是企业的订单!所以才出现了今年持续供强需弱的局面,关键是这样的局面已经影响到现在,甚至会影响到春节以后的二三月份!
至于说国家发改委约谈中粮贸、中粮生化、国投、中供销、中化、象屿六家企业并传达了对玉米价格调控的指导意见,小编个人看法大家别那么激动,这样的约谈今年不是第一次,大概率也不会是最后一次,毕竟华北山东地区的企业还没有约谈不是,不过至于效果,小编并不是很看到,原因如下:
1、官方希望企业积极入市收购,提出了政策不希望看到玉米价格的持续下跌,但却没有给出相应的扶持政策,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并不是公益,不过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继续下跌的可能性不大,甚至会出现一些小反弹,大涨没戏!
2、传达政策收储后续的一些手段,对此小编的看法很简单,吓唬人玩罢了,看看目前在东北地区展开的收储行动, 给出的价格和验收标准像不像在作秀?真想调整的话全面启动政策收储的同时提高价格,否则耍嘴皮子谁不会?
3、继续遏限制玉米等替代谷物进口,短期不会有政策调整;这点小编是信的,毕竟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庞大的进口玉米还没有彻底的消耗完,至于是不是钱不够就仁者见仁了,但至少算是一个好消息,至于明年有没有变化谁知道呢?
4、稻谷短期内肯定不会启动拍卖;小编如果没记错的话,往年这时候定向水稻拍卖进入尾声了,再启动就要等年后五六月份以后了,现在拿这个说事有点不地道吧!
至于剩下的几条,在小编看来都没必要去提,过分的话咱不敢说,但只能说一群不了解基本情况的人来制定“游戏规则”还能好,洗洗睡吧!
小结:近期企业价格的波动会较为频繁,主要参考点是企业的到货情况,毕竟绝大部分人是调研不到各地的售粮情况,虽说进入本月后,玉米价格的大趋势已经明朗,但受制于各方面的因素,春节前山东企业大概率会维持在2100-2300元/吨上下,东北的价格整体会维持2000-2100元/吨之间,不过本月周期性变化会较为明显,虽说采购方依旧占据主导,但随着气温的下降,价格也会出现新的变化,未来一段时间重点关注天气变化、政策收储情况及企业开机和备货情况!
至于饲料需求方面,虽有反弹但不及预期,对当前新玉米上涨的作用不大!虽说春节前玉米价格基本断绝了大涨的可能性,但小编认为玉米的机会在年后的6-9月份,得出这个判断的主要原因就是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容易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虽很难再现高光,但至少会比现在的价格高出100-200元/吨!
最近两天,小麦市场的“戏”更多了,价格是一路下行,虽说整体跌幅不大,但这种持续不断的降价对持粮主体的心态影响较大, 不过小麦依旧不具备大跌的条件,毕竟现在政策收储依旧没有停止,随着玉米价格的反弹,小麦价格也会进入上涨通道,不过还是那句话,今年贸易商普遍“心气”不高,阶段性出货会频繁出现,供需双方的博弈短期内不会发生本质变化!
进入本月之后,下游面粉的购销出现回升,企业面临补库的需求,就算是麸皮市场承压,但企业的利润空间还是有的,虽说现在的市场整体局面是供大于求,市场呈现“双空”局面,小麦现货短暂或将延续弱稳调整的走势,但随着中储粮投放溢价的出现,起到了很好的助力作用,本月关注点还是要以粮源入市情况和下游采购情况为主!小麦市场在春节前的整体走向震荡反复难免,不过阶段行情出现的概率会降低,而最大的变数就在于春节前后制粉企业的备货周期!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粮主体对小麦的信心也有所恢复!小麦可是咱得两大口粮之一,是有官方最低保护价的,现在有处于各地粮库的轮入阶段,价格轻易不会崩盘,但小麦想真正的出现较大的涨幅,恐怕要等进入下一个周期---元旦春节了!